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24章 冬病夏治,未雨绸缪

第24章 冬病夏治,未雨绸缪(1 / 2)

第24章:冬病夏治,未雨绸缪

北地的夏日,虽不及南疆那般湿热蒸腾,却也自有一番热烈。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泛黄的草地上,给这片常年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轩辕一行人随着北地部落的迁徙队伍,正驻扎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连日来的奔波让不少弟子面露倦色,轩辕自己也觉得小腿有些酸胀,他揉了揉膝盖,目光却被不远处几位忙碌的身影吸引了过去。

那是北地部落的医者们,正围在一间用兽皮搭建的简易棚屋前,手里捧着些捣碎的草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特的辛辣与清香混合的味道。轩辕心中一动,对身边的弟子仓颉道:“走,去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仓颉应声跟上,脚下的碎石发出“咯吱”轻响。离棚屋还有几步远,就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草药摊在一张张宽大的树叶上。老者动作迟缓却沉稳,每摊开一勺药泥,都要仔细抹平,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器物。他的手指粗糙得像老树皮,指缝里还沾着草药的绿汁,可那双手做起细致活来,却半点不含糊。

“老人家,这是在准备什么?”轩辕走上前,微微躬身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与尊重。

老者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认出了这位来自远方的医者。这些日子,轩辕在部落里为不少人看过病,用草药治好了几例顽固的咳嗽,早已赢得了大家的敬重。他咧嘴一笑,露出没剩几颗牙的牙床,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哦,是轩辕先生啊。这是在做‘伏贴’,给部落里那些冬天爱咳喘的人备着。”

“伏贴?”轩辕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词,目光落在树叶上的药泥上。那药泥呈深绿色,里面夹杂着一些褐色的颗粒,凑近了闻,辛辣味更浓,还带着点淡淡的苦味。

“对,伏贴。”老者指了指头顶的太阳,“现在是夏天,天最热的时候,阳气最足。这时候把这些药敷在身上,能把骨头缝里的寒气给拔出来,冬天就不容易犯咳喘了。”

轩辕眉头微蹙,心里打了个问号。他行医多年,见惯了有病治病,却从没听说过在没病的时候,用这么烈的药往身上敷,只为预防冬天的病。他蹲下身,仔细打量着那些草药,认出其中几味:有辛辣的生姜,有温燥的艾叶,还有一种北地特有的根茎,当地人叫“驱寒根”,据说性温,能通经络。

“这些药都性温热,敷在身上怕是会灼得慌吧?”轩辕问道,指尖轻轻碰了一下药泥,只觉得入手温热,还带着点黏腻感。

老者嘿嘿一笑:“就是要这种灼劲儿!越热,药效才能钻得越深。你看那边,”他抬手往棚屋另一边指了指,“那几个后生正在敷呢,刚开始叫唤两声,过后就舒坦了。”

轩辕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三个年轻后生正赤裸着上身,趴在铺着干草的石板上。一位中年医者正用毛刷蘸着药泥,往他们后背的特定部位涂抹。那药泥一接触皮肤,后生们就忍不住“嘶”了一声,身体微微一颤,却强忍着没动。

“他们这是在敷什么部位?”轩辕问道,目光紧紧盯着中年医者的动作。他看到药泥被涂在肩胛骨下方、脊椎两侧等几个点上,位置很是讲究。

“都是些‘气口’。”老者解释道,“我们北地人管这些地方叫气口,是寒气容易钻进去的地方,也是阳气能聚起来的地方。把药敷在这儿,就能守住阳气,挡住寒气。”

轩辕若有所思。他想起岐伯曾说过“天人相应”,人体的气血运行会随着天地阴阳的变化而变化。夏天天地阳气盛,人体的阳气也浮于体表,此时若用温热药物辅助,是否真能借助天力,将深藏体内的寒邪逼出来?这个想法让他心头一跳,像是发现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走到那几个后生身边,蹲下来仔细观察。只见药泥敷在皮肤上没多久,接触的地方就泛起了红晕,后生们脸上虽还有点痛苦,但眼神却渐渐放松了。其中一个身材壮实的后生见轩辕看他,咧嘴笑道:“先生,刚开始是有点烫,像揣了个小炭炉,过一会儿就好了,后背暖洋洋的,舒坦得很!”

“你往年冬天是不是经常咳嗽?”轩辕问道。

后生点头:“可不是嘛,一到下雪天就咳得厉害,夜里都睡不好,胸口像堵了块冰。去年敷了这个伏贴,冬天就好多了,今年再来巩固巩固。”

另一个后生也接话道:“我爹以前冬天喘得厉害,走几步路就气短,敷了三年伏贴,现在冬天能跟着部落打猎了!”

听着他们的话,轩辕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兴趣。他转向那位中年医者,问道:“敷这个伏贴有什么讲究吗?比如敷多久,多久敷一次?”

中年医者停下手中的活,认真答道:“讲究多着呢。得选最热的‘三伏天’,头伏、中伏、末伏各敷一次,每次敷一个时辰。敷之前不能吃生冷的东西,敷的时候要避风,敷完三天内不能碰凉水。”他一边说,一边用兽骨针在药泥上轻轻扎了几个小孔,“这样能让热气散得慢些,药效更持久。”

轩辕让仓颉拿出随身携带的兽皮卷和炭笔,一边听一边记,连药泥的配比、敷贴的部位、注意事项都一一记录下来。他的笔尖在兽皮卷上快速滑动,炭粉簌簌落下,很快就记满了大半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