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巴图好奇地问,“那是什么东西?”
轩辕让凌道从行囊里取出一块随身携带的砭石,这是他在东方海滨部落得来的,石片边缘打磨得十分光滑锋利。“就是这个,你们看,用它在伤口周围轻轻一划,就能放出里面的瘀血,再敷上止血的草药,或许能减少些痛苦。”
老牧民拿起砭石,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又用手指碰了碰边缘,惊讶道:“这石头竟如此锋利!先生若是不嫌弃,可否用这砭石试试?”
轩辕看了看那个还在昏迷的年轻牧民,摇了摇头:“他刚经历剧痛,身体虚弱,此刻不宜再动伤口。等他醒了,若伤口有瘀血凝结,再试试不迟。”
巴图连忙点头:“先生说的是。那今晚就请先生和这位小先生在我们帐篷里歇息,也好让我们尽尽地主之谊。”
轩辕没有推辞,他正好想借此机会,好好研究一下牧民们处理外伤的方法。
当晚,轩辕和凌道住在巴图的帐篷里。帐篷中央燃着一堆篝火,上面烤着羊肉,滋滋地冒着油,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巴图拿出珍藏的马奶酒,倒在陶碗里,递给轩辕:“先生,尝尝我们的马奶酒,不比那烈酒,这酒温润,还能暖身子。”
轩辕接过陶碗,抿了一口,果然比下午见到的烈酒温和许多,带着一股淡淡的奶香。“好酒。”
巴图笑了起来:“先生喜欢就好。说起来,今天若不是先生在,我们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两个受伤的兄弟,都是我们部落最好的猎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部落的损失可就大了。”
轩辕放下陶碗,问道:“你们牧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吗?”
巴图叹了口气:“是啊,我们靠放牧和打猎为生,天天和野兽打交道,受伤是常有的事。轻的蹭破点皮,重的就像今天这样,断胳膊断腿都是家常便饭。以前没有这些法子的时候,好多兄弟都因为伤口流血不止,或者烂掉而没了命。”
“那这些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凌道好奇地问。
“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老牧民接口道,“我小时候,就见我爷爷用烈酒洗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烫伤口。他说,这是他爷爷传给他的。刚开始也不是这样,试过用泥土敷,用树叶包,都不管用,反而让伤口更严重了。后来有人发现,用烈酒擦过的伤口,不容易烂;用烧红的金属烫过的伤口,血能止住。就这么慢慢摸索出来了。”
轩辕点点头,任何医学知识的积累,都离不开实践和摸索。牧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不断尝试,才总结出这些看似粗糙却有效的方法。
“对了,”轩辕想起下午的情景,“你们用马脂涂伤口,是何道理?”
老牧民道:“马脂油性大,涂在伤口上,能隔绝灰尘和脏东西,还能让伤口保持湿润,好得快些。我们试过用羊脂、牛脂,都不如马脂好用。马跑得快,性子烈,它的脂肪也比别的牲畜更有劲儿。”
虽然这解释带着些朴素的想象,但轩辕知道,隔绝外界污染,对于伤口愈合确实重要。马脂的作用,类似于后世的药膏,能保护创面。
夜深了,帐篷外的风声渐渐小了。轩辕躺在铺着羊毛的地铺上,却没有睡意。他脑海里不断回放着白天处理伤口的场景,牧民们的方法虽然简单直接,却处处透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存的渴望。
他想起在东方学到的导引术,能调畅气血;在南方见到的草药,能清热解毒;而在这西陲草原,牧民们应对外伤的方法,则更侧重于快速止血和防止感染。这些不同地域的医学经验,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等待着被串联起来。
“先生,您还没睡?”凌道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在想些事情。”轩辕道,“凌道,你觉得今天牧民们的方法如何?”
凌道想了想道:“虽然看着吓人,但确实管用。不过我还是觉得,用烧红的金属太残忍了,若是能有更好的止血药就好了。”
“你说得对,”轩辕道,“医学的进步,就是在不断寻找更温和、更有效的方法。牧民们的方法,是特定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但其中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用烈酒消毒,用马脂保护伤口。这些都可以记录下来,或许将来能和我们学到的草药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更好的疗法。”
凌道应道:“弟子明白,明天就把这些都详细记下来。”
第二天一早,轩辕就去查看那两个伤者的情况。年轻牧民已经醒了,虽然还是脸色苍白,但精神好了些。老牧民正在为他更换草药,拆开麻布,轩辕看到伤口周围的红肿已经消退了些,焦黑的边缘也没有继续扩大。
“看来这方法确实有效。”轩辕心中暗道。
他蹲下身,仔细观察伤口,对老牧民道:“能否让我试试用砭石放出里面的瘀血?”
老牧民看了看巴图,巴图点了点头。轩辕拿起砭石,先用烈酒仔细擦拭干净,然后在伤口边缘轻轻划了一个小口,果然有一些暗红色的瘀血流了出来。他又用干净的麻布蘸着烈酒擦去瘀血,再敷上牧民的草药,重新包扎好。
“这样一来,瘀血散了,伤口或许能好得更快些。”轩辕道。
年轻牧民试着动了动腿,惊讶道:“好像……没那么疼了。”
巴图和老牧民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巴图对轩辕拱手道:“先生果然有办法!这砭石竟有如此妙用!”
轩辕微微一笑:“不是砭石有妙用,而是各地的方法各有长处,若能相互借鉴,便能事半功倍。”
在西陲草原的日子里,轩辕和弟子们又见到了不少牧民处理外伤的案例。有被弓箭射伤的,他们会用特制的小钩子,小心翼翼地将箭头从皮肉里勾出来,再用烈酒清洗,烧红的金属止血;有摔断了腿的,他们会用两根笔直的木棍,将腿固定住,再用麻布缠紧,让伤者卧床静养,期间多吃牛羊骨熬的汤。
轩辕把这些都一一记录下来,还向牧民们请教各种草药的用法,比如哪种草药对刀伤效果好,哪种草药能促进骨头愈合。牧民们也很乐意分享,他们见轩辕不仅医术高明,还谦逊好学,对他愈发敬重。
离开西陲草原的前一天,巴图带着部落里的猎手,特意打了一头羚羊,为轩辕和弟子们送行。篝火旁,巴图举起陶碗道:“先生,您是我们部落的贵客。这些天听您讲了不少行医的道理,我们受益匪浅。这是我们部落秘制的伤药,就送给先生,或许路上能用得上。”
说着,他递过来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一些黑色的药膏和晒干的草药。轩辕接过布包,郑重地道:“多谢巴图首领。我也把一些止血、消炎的草药配方写给你们,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他让凌道取来笔墨,在兽皮上写下几种草药的配伍方法,比如将蒲公英、马齿苋、三七混合捣烂,外敷能止血消炎;将当归、川芎煮水内服,能活血化瘀。
巴图接过兽皮,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夜色渐深,轩辕望着草原上的星空,心中感慨万千。西陲之行,虽然没有学到高深的医理,却见识了游牧民族在应对外伤时的智慧。这些看似粗犷的方法,实则是他们在与自然和野兽的搏斗中,用生命换来的经验。
他知道,这些经验将成为他医学知识中重要的一部分,与东方的导引、南方的草药相互补充,让他对“医道”的理解更加深刻。
想知道轩辕后面会发现什么?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