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加上我们自己摸索。”老者指着自己的肘部,“比如这里,弯曲时会有个凹陷,若是胳膊疼,按这里就管用,我们叫它‘曲池’。还有手腕这里,有个小骨头突出,旁边按下去酸酸的,头疼脑热时按按就舒服。”
轩辕按照老者说的,在自己身上摸索着这些穴位,果然感受到了特殊的酸胀感。他心中豁然开朗,原来经络穴位并非虚无缥缈,而是真实存在于身体之中,通过这些特定的点,就能调节气血运行。
这时,灵枢忽然指着不远处一个正在弯腰劳作的妇人,低声对轩辕说:“先生,您看她,走路一瘸一拐的,好像是腿不舒服。”
轩辕望去,只见那妇人年纪约莫三十多岁,右腿不敢用力,每走一步都皱着眉,显然是腿部疼痛。他转头看向老者:“老先生,那位妇人的腿疾,用砭石能治吗?”
老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叹了口气:“她这是老毛病了,常年在海边捡贝壳,受潮受冷,膝盖总是疼。前几日我刚用砭石给她治过,好了些,这几日怕是又犯了。”
“可否让我见识一下如何用砭石治疗腿疾?”轩辕恳请道。
老者点点头,起身喊道:“阿莲,过来一下。”
那妇人听到喊声,慢慢走了过来,看到轩辕一行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巫医,您找我?”
“这位内陆来的先生想看看砭石治腿疾的法子,你不介意吧?”老者问道。
阿莲连忙摇头:“不介意,不介意,能让先生学到东西,是我的福气。”
老者让阿莲坐在礁石上,卷起裤腿,露出膝盖。只见她的膝盖有些红肿,用手一按,就能看到一个浅浅的坑,许久才恢复。“你看,这就是受了寒湿,气血瘀滞在膝盖里了。”老者对轩辕说。
他取过一块圆润的砭石,在火上烤了烤,待温度适宜后,便在阿莲的膝盖周围轻轻刮拭起来。砭石带着温热,在皮肤上滑动,留下一道道淡红色的痕迹。阿莲起初还皱着眉,渐渐地,脸上露出了舒适的神情。
“感觉怎么样?”老者问道。
“热乎乎的,好像有股气在腿里跑,没那么疼了。”阿莲答道。
老者刮拭了大约一刻钟,又换了块尖头砭石,在膝盖周围的几个穴位上点按了几下,随后对阿莲说:“好了,回去后用艾草煮水泡泡腿,别再沾冷水了。”
阿莲起身试了试,走路果然平稳了许多,她感激地向老者和轩辕道谢,才慢慢离开。
轩辕看着阿莲的背影,心中对砭石疗法的敬意又深了几分。他转头对老者说:“老先生,这砭石疗法真是神奇,既不用煎熬草药,又能快速缓解病痛,实在是妙啊。”
“各有各的用处罢了。”老者摆摆手,“草药能治内里的病,砭石能调外在的气,两者结合,效果才最好。就像这大海,有涨有落,才能养育我们这些渔人;治病也是一样,有内有外,才能把病治好。”
轩辕闻言,连连点头:“老先生说得极是。医道本就没有固定的法子,能解除病患痛苦的,就是好法子。今日得见砭石疗法,又听老先生一番教诲,真是受益匪浅。”
他让灵枢取出随身携带的一些草药种子,递给老者:“这些是内陆的一些草药种子,有清热解毒的,有补气养血的,或许对部落有用。我们初来乍到,没什么好东西,还请老先生收下。”
老者接过种子,看了看,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好东西,好东西啊!我们这里湿气重,常有热病,这些清热解毒的草药正好用得上。多谢轩辕先生了!”
“老先生客气了。”轩辕笑道,“若是不嫌弃,我们想在部落多待几日,再多向老先生请教砭石疗法的精妙之处。”
“欢迎,欢迎!”老者热情地说,“我这就去跟部落首领说一声,给你们安排住处。你们尽管住下,有什么想问的,尽管开口,我知无不言。”
夕阳西下,将海面染成一片金黄。轩辕站在屋舍前,手里摩挲着那块青灰色的砭石,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岐伯曾说过,医道如大海,包罗万象,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这海滨部落的砭石疗法,虽与内陆的草药疗法大相径庭,却同样蕴含着深刻的医理,都是古人在与疾病抗争中总结出的智慧。
“先生,您在想什么?”灵枢走了过来,好奇地问道。
轩辕抬头望向远方的海面,轻声道:“我在想,这医道之路,果然是无穷无尽啊。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学到新的东西,都能对生命有新的感悟。这砭石疗法,我们要好好学,好好记,将来或许能与草药疗法结合,为更多人解除病痛。”
灵枢重重地点点头:“弟子明白!”
追风也像是听懂了一般,蹭了蹭轩辕的裤腿,发出温顺的呜咽声。
夜色渐浓,海滨部落的灯火次第亮起,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轩辕知道,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还有更多关于医道的奥秘等待着他们去探索,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想知道轩辕后面会发现什么?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