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184章 传习堂里,讲授医理

第184章 传习堂里,讲授医理(1 / 2)

第184章:传习堂里,讲授医理

清晨的阳光透过传习堂的木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二十名弟子早已端正地坐在草席上,面前摆着削好的竹简和石笔。轩辕走进堂内时,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草鞋踩在泥土上的轻响,还有弟子们抑制不住的呼吸声——今日是他们正式系统学习医理的第一天,每个人眼中都燃着期待的光。

“都坐好吧。”轩辕将一卷抄录的百草图谱挂在堂中竖起的木架上,图谱用朱砂和墨笔标注了草药的性味与归经,那些简单勾勒的叶片和根茎在晨光下仿佛有了生命。他转身面对弟子,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有神农部落的阿木,伏羲部落的石生,还有自己部落里那个曾因瘟疫失去亲人、执意要学医的少女阿苓。

“昨日在药圃,你们已见过苍术与白术的模样,”轩辕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同是根茎入药,都能祛湿,但苍术气味更烈,偏于发汗解表;白术味甘,更擅健脾。为何?”

阿木立刻举起手,他性子最是活络,这几日在药圃里认药最勤:“先生,是不是因为苍术长在山坡向阳处,受的日头足?”

“有几分道理。”轩辕点头,却没有直接肯定,“但更根本的,在于它们的性味不同。”他指向图谱上用红笔圈出的“五味”二字,“药有五味,酸、苦、甘、辛、咸,这五味不仅是尝出来的滋味,更决定了它们在人体内的走向与功效。”

说着,他从陶盘中拿起几颗饱满的山楂,分发给弟子:“先尝尝这个。”

山楂入口,酸涩的味道瞬间在舌尖炸开,阿苓忍不住皱起眉,却还是细细咂摸:“酸得牙有点软。”

“正是这酸味,”轩辕等众人都尝过,才继续说道,“酸味入肝,能收敛。就像秋天的果实会酸涩,是为了留住精气。肝在体合筋,若筋脉松弛、出血不止,就可用酸味药收住,比如你们之前学过的乌梅,治腹泻便是靠这收敛之力。”

他又指向图谱上画着黄连的地方,旁边用墨笔写着“苦”字:“再看这个。”早有弟子捧着昨日备好的黄连切片上前,每个人分到的只有薄薄一片。

石生性子憨直,拿到就往嘴里放,刚嚼了两下,脸就皱成了一团,喉结滚动着,像是要把苦味咽下去,却又忍不住咳嗽起来:“先生,这也太苦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堂内的紧张气氛消散了不少。轩辕也微微笑着,等石生喝了口温水缓过劲,才道:“苦味入心,能清热泻火。心属火,若火过旺,人就会心烦、口舌生疮,这时黄连就能像一盆冷水,浇灭心火。但你们记住,苦味药多性寒,不可多服,否则会伤了脾胃的阳气。”

阿苓忽然举手,声音细细的却很坚定:“先生,那日在神农部落治怪病,用的苦参也是苦味,是不是也能清热?”

“说得好。”轩辕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苦参味苦性寒,能清湿热,所以能治腐虫引起的溃烂。这就是苦味药的共性,但它们的归经不同,作用的部位也有侧重——黄连偏清心火,苦参偏清湿热,这点需细细分辨。”

他拿起一块晒干的甘草,这是药圃里最常见的药材:“再尝尝甘味。”

甘草入口是淡淡的甜,回味还有一丝微苦,比山楂的酸、黄连的苦温和得多。石生嚼着,脸上的苦相渐渐舒展开:“这个舒服。”

“甘味入脾,能补能和。”轩辕的声音柔和了些,“脾是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甘味药就像给脾添柴加火,能补气血不足。更重要的是,甘味能调和诸药,就像部落里的和事佬,能让烈性药不那么伤人,比如麻黄汤里加甘草,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他忽然停顿,看向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弟子木禾:“木禾,你前日处理外伤时,用了花椒粉止痛,可知花椒属哪味?”

木禾猛地抬头,脸颊微红,却还是挺直腰板回答:“花椒是辛味,先生。它涂在伤口上,有点辣,伤口会发热。”

“对。”轩辕拿起图谱上标注“辛”的一页,上面画着花椒、麻黄、桂枝,“辛味入肺,能散能行。肺主皮毛,风寒邪气侵体时,辛味药能打开毛孔,让邪气随汗而出;气血瘀滞时,辛味药能推动气血流动,就像风吹动河流。但辛味药走窜太快,用多了会耗气,就像烧得太旺的火堆,柴会很快烧尽。”

最后,他取出一小撮从盐碱地取回的盐,让弟子们用指尖沾一点尝:“咸味入肾,能软坚散结。肾主骨,若骨头里生了坚硬的结块,或有瘀血凝结成块,咸味药就能慢慢化掉它们,就像海水能溶解礁石。但过咸会伤津液,你们看那些常喝咸水的人,是不是更容易口渴?”

弟子们纷纷点头,阿木还咂咂嘴,像是在回味刚才的咸味:“先生,我阿爹打猎时喝了带盐的水,回来总说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