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护干脆豁出去了!
“大王虽然下旨,但我女儿早有婚约在先,这样做难免有强夺臣属妻女之嫌;现在又偏听小人挑拨,想将我定罪,实在是……”
苏护最终还是把“昏君”两个字咽了下去。
没有说出来。
但殷寿却替他说了出来,神情平静地问道:
“实在是什么?”
“昏庸……昏君?”
“苏伯候认为我是像夏桀一样的昏君吗?”
“既然如此,苏伯候为何不敢直言?”
殷寿那平静的表情让人不寒而栗,群臣顿时鸦雀无声,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此时已有不少人向苏护投来不善的目光。
为首的是殷寿的亲王叔——比干。
“大王如此圣明,这苏护到底想干什么?”
在比干看来,
大王纳妲己为妃,是为大商的长远考虑,实为联姻之策!
可苏护不仅一再拒绝,还与西伯侯结亲。
两位举足轻重的诸侯联姻,
你们是想**吗?
如今见苏护对大王不敬,比干心中更添几分不满。
苏护并未注意到周围的变化,在殷寿的压力下,他已经顾不上别人的眼光。
殷寿的激将法反而点燃了他心中的怒火。
——我怎么会怕!
他当即厉声指责殷寿的过错,从怠慢祭祀到沉迷享乐、荒废朝政……
越说越激动,越说越畅快。
帝幸岂能无视天下人的反对而杀害我?
苏护之所以自信满满,还有另一个原因:
西伯侯姬昌曾预言,此次不会有生命危险。
按常理,帝幸并未对苏护施压,反而放他返回冀州。
然而苏护一回到封地便起兵反叛!
但这次情况有所不同:苏护在陈述时逐渐感到不安,殷寿始终面无表情地注视着他。
而周围的群臣目光越发诡异!
苏护不自觉地降低了声音,最终大声说道:
“大王如此昏庸,将来如何面对祖先?”
说完他昂首挺胸,神态坚定。
仿佛在期待众人的支持。
殷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杀机暗藏。
任何人被当面羞辱都会愤怒。
尤其是殷寿清楚,苏护是朝中第一个起兵反叛的人。
掌握权力的人,自然会产生杀意。
殷寿手中的王权是世间最强大的工具。
他对苏护已萌生杀意:
“这个逆臣终于露出真面目!帝幸竟然放你回去让你再起兵……”
“岂不是愚蠢至极?”
殷寿又想到一个关键点:
——如果当场将苏护斩杀,局势会如何?
诛杀姬昌很难,既没有正当理由,又怕仙道中人干预。
但苏护……难道我不能杀?
殷寿突然冷冷问道:
“苏伯侯,你骂够了吗?”
苏护还未回答,殷寿已转向比干,沉声问道:
“王叔,诸侯在朝堂辱君,又有前罪,该如何处置?”
比干闻言一愣,没想到大王会问出这话。
随后,他深深看了苏护一眼,仍按惯例宣布:
“启禀大王,诸侯不敬,应处死示众,封国被灭,亲属全部沦为奴隶……”
意思是立刻处死苏护,铲平冀州,
并将苏护所有亲镞贬为奴仆!
苏护惊愕地看着比干,失声喊道:
“你……比干竟也如此狠毒!”
比干一向以贤明着称,苏护怎么也没想到,他此刻不仅不劝谏帝幸,反而提出如此严厉的刑罚!
殷寿没有理会苏护,只是环视殿中群臣:
“诸位大臣,有谁愿意为寡人斩了这个逆贼?”
话音刚落,满朝震动。
“大王恕罪!”
最先开口的是西伯侯姬昌。
这位以仁义闻名于大商的诸侯,率先跪下恳求。
接着,许多大臣和诸侯也跟着姬昌一起为苏护求情。
姬昌满脸痛惜地说:
“苏护不过一时失言,罪不至死!”
“恳请大王饶他一命……”
殷寿却毫不动摇。
这位老者,若能平息封神之乱,他巴不得亲自出马。
目睹姬昌领头反对,他心中愈发不悦。
然而,令殷寿稍感宽慰的是,商容、比干等重臣并未随姬昌一同跪地求情,
尽管他们脸上大多显露出挣扎之色。
殷寿再次冷冷开口:
“苏伯侯既然视我为暴君,我又怎能不满足他的期待?”
他继续环视殿内群臣,
“难道我大商竟无人遵从寡人之命,非要我亲自动手吗?”
这话虽不带怒气,却自有威严,
众人心中一惊:
不好!
大王这次真的要采取行动了!
唯有殷寿麾下那两个“忠诚”的奸臣——费仲与尤浑反应最为迅速,高声喝道:
“我为大王铲除这逆贼!”
他们立刻向苏护冲去。
但他们毕竟是文官,体力不过常人,怎能与历经沙场的苏护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