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 第411章 天下震动、哗然!太子与将士同葬,王陵让位于忠魂!

第411章 天下震动、哗然!太子与将士同葬,王陵让位于忠魂!(2 / 2)

“若能效命于此等明主之下,纵死无憾。我也愿西行入秦。”

“来年春闱开启,不如同行赴秦?或许也能登上凌云阁,留名青史。”

“凌云阁高耸,烈士陵巍峨。大秦万家灯火中,藏着多少铁甲裹尸的忠魂。百万战士,百万丰碑……壮烈啊!豪迈啊!”

“边陲之地的大秦竟能崛起于乱世,甚至以弱击强灭掉宋国,如今看来并非偶然。”

“上下同心,君民一体,这样的国家怎会不兴盛?”

各地的百姓与读书人谈及秦国,尤其是扶苏所作所为,无不心生敬意,无人提出异议。

质疑从何而来?

不论此举是否带有政治考量,单是愿意耗费巨资修建烈士陵这样毫无实际利益可言的工程,便已超出常理。

更何况,嬴政竟将王陵让与一位战死的将领;扶苏亲自在陵园中立下自己的碑石,更扬言死后不入祖陵。

天下有几位君主、几位储君能做出这等事?又有谁敢说出这样的话?

各国君主得知此事后,态度各异。

汉国都城内,刘彻听完奏报,冷哼一声,嗤笑道:“纯属浪费国帑!”

“与其花银子修碑建陵,不如打造精良兵器铠甲,这才是对将士真正的优待。”他嘴上说得坚决,语气却透着不甘。

殿中文武大臣面面相觑,心中皆觉这话听着像是不屑,实则夹杂着难以掩饰的嫉妒。

谁都明白,这种举措是在收拢军心民心,汉国若想效仿,并非不行。

可现实是——国库空虚。

纵然疆域最广、人口最多,但百万骑兵常年征战,早已耗尽积蓄。

眼见秦国吞并宋地之后财源滚滚,大兴土木毫无压力,刘彻心里自然不是滋味。

他也想为阵亡的将士建一座永世铭记的陵园,可国力不允许,只能作罢。

越思越恼,最终连朝会也不再继续,转身离去,衣袖翻动间留下满殿沉闷气息。

那股压抑的酸涩,久久未散。

明国京师,大京。

朱元璋收到锦衣卫密报后,神情迥异于刘彻。

他拍案而起,大声赞道:“赳赳老秦,气概非凡!秦王政真乃一代雄主,百世难遇!”

身为大明开国之君,他登基之时秦国已然强盛,无缘与嬴政共论天下,始终引以为憾。

但他素来钦佩秦人刚烈不屈的风骨,这股血性,正与大明立国精神如出一辙。

“秦太子亦非常人。”

“敢于主持修建烈士陵,又愿舍弃王陵归葬之所,足见其胸怀远超寻常。”

“此次取宋大半江山,运筹果断,手段凌厉,其才略恐已在秦王之上。”

刘伯温仰望夜空,低声说道:“臣观天象,西方秦地龙气升腾,直冲斗牛,国运昌隆之势已成。”

朱元璋闻言摇头:“天命不足恃,兴邦立国,全凭人为。”

“若一切皆由星象注定,人间何须君臣百姓?社稷又有何存在之义?”

“秦国之所以强盛,在于其果决的行动。此番与宋国交战,虽得利颇丰,却也步步惊心。”

刘伯温听罢,唯有轻叹一笑。

他深知皇上性情刚毅,从不倚赖天命或神明,凡事皆凭己力而行。

朱元璋随即望向身旁的朱标,语气沉稳地说道:“扶苏日渐出色,你当以他为镜,不可懈怠。”

“朕尚在位,然大明未来终须由你肩负。若不速成,何以担此江山社稷?”

朱标闻言,心头一紧,肩头似压千钧,额角也不由泛起隐痛。

但他神色如常,躬身答道:“儿臣谨记,定不负父皇所托。”

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终于缓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