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 第393章 “家国”之上,还有“民族”!

第393章 “家国”之上,还有“民族”!(1 / 2)

一道道目光如铅块般压来,落在孟珙佝偻却不肯弯下的肩头。

孟珙低垂双目,指节轻扣案角,眼神游移在忠诚、责任与江山之间。

风从帐外吹入,卷动旗角,也撩乱了他鬓边白发。

一边是大宋江山与黎民苍生,一边是忠君之义与帝王安危,他该往何处落子?

若奔赴救援赵构,边防必将空虚,敌军趁势南下,中原恐将陷入异族铁蹄之下。

烽火连天,血流成河,千城万落皆成焦土。

若按兵不动,则“弃主不救”的罪名如刀刻石,史书一笔,足以令后人唾骂千年。

倘若扶苏已将赵氏血脉斩尽杀绝,仅剩赵构一人苟延残喘,那孟珙绝无二话——必将率军死战到底,哪怕玉石俱焚。因国已亡,魂亦当随血而祭。

但如今,三王子尚在江南存续,龙脉未断,社稷仍有重燃之机。大宋之责,便不只是护一姓之权位,更是守中原南门之屏障!

这道防线,护的是万里沃土,是千家炊烟,是无数百姓头顶的青天。

因此,孟珙面前只余两条路。

其一,挥师北上,救君于危难,却让边疆门户洞开,任敌寇长驱直入。

其二,转道江南,稳住根基,保境安民,哪怕背上不忠之名。

“大帅。”

帐中寂静时,韩世忠忽然出声,声音不高,却如惊雷落地。

他缓步上前,目光坦荡:“末将虽出身行伍,粗鄙无文,却也明白,有些事,比效忠一个君王更重要。”

“当年金辽压境,秦国太子本可袖手旁观,却主动罢战,借道我军。他放下的不是兵戈,而是私怨,为的是不让外族踏破中原山河。”

“大宋与秦国之争,不过是兄弟阋墙。胜者得天下,败者退江湖,皆属华夏内务。”

“可元国不同。他们不是来争地盘的,他们是来灭种、毁庙、断根的!”

“到那时,秦人唐人宋人汉人明人,谁还能分得清?刀架在脖子上,流的都是同样的血。”

“同为炎黄子孙,岂能坐视同胞受辱?秦国能为大义舍私利,我大宋难道只能困于忠君二字?”

“请大帅慎察。”

言毕,韩世忠单膝触地,甲胄铿然。

他曾是个只懂冲锋陷阵的莽夫,可经历战火洗炼,看过太多尸横遍野,终于明白了岳飞当年为何仰天长叹。

他也终于懂得,什么叫“家国”之上,还有“民族”。

帐中无人应答,只有烛火摇曳,映着一张张凝重的脸。

众人脑海中浮现出那一幕——扶苏下令休战时,眉目平静,毫无迟疑。那个被他们视为蛮夷之邦的秦国,竟能先于大宋做出这般抉择。

自诩礼仪之邦、文明正统的大宋,难道反而不如?

心念至此,许多人低下了头。

孟珙始终闭目静坐,指尖深深掐入掌心。许久,他缓缓松开手,睁开眼,眸光如寒潭深水。

“改道。”

他站起身,声音低沉却清晰。

“全军转向,取道江南。”

他扫视帐内诸将,一字一句道:

“边境不可失。”

“此令由我下达,日后若有问责,罪在我身,与诸君无关。”

话音落下,满帐震动。

下一瞬,众将齐刷刷跪地,铠甲撞击之声响成一片。

“愿与大帅共担生死!”

“誓守中原门户!”

风从帐外吹入,卷动帅旗猎猎作响。

那一刻,没有君臣之别,没有派系之争,只有一群华夏儿郎,做出了他们认为最该做的事——

守住这片土地的底线,不让外敌踏入一步。

“不让异族踏入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