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是匈奴人心中的圣地,更是冒顿单于的居所。
休屠王与浑邪王,虽称王,却终究只是诸侯般的存在。
而冒顿单于,才是统领诸部的共主。
但近年来,冒顿对各部的控制力日渐衰弱,休屠、浑邪二王才得以壮大势力,甚至反超单于。
否则,祁连山、焉支山那些水草丰美之地,怎么会落入他们手中,而不是由冒顿占据?
龙城虽为圣地,每年各部首领都要前往朝拜,但其地理环境远不如祁连山那般优越。
“殿下是要一鼓作气拿下龙城?好!太好了!您说去哪,我们就打哪!”
蒙毅激动不已。
灭掉休屠王与浑邪王,不过是铲除匈奴两大强部。
可若能攻下龙城,那就等同于攻破镐京,覆灭周国一般!
蒙恬却眉头紧锁:“殿下,即便要攻打龙城,以我们目前的实力也远远不够。”
“如今全军仅剩两万余人,虽说冒顿兵力不及浑邪、休屠,但仍有八万守军,并且占据城池之利。”
“以这点兵力强攻龙城,难以取胜。”
深入草原已至此地,大军早已疲惫不堪,战马瘦弱,粮草也所剩无几。
此刻贸然进攻,无异于自取灭亡。
扶苏却神色平静:“不必着急,就在原地等待援军便可,龙城此行必须成行。”
见扶苏语气坚定,蒙恬只得作罢,随即安排人手前去联络援军,并将此战大捷的消息传回咸阳。
……
扶苏亲率三千骑兵破匈奴王庭的事迹,早已传遍天下。
不仅秦国百姓津津乐道,连六国之地也议论纷纷。
中原诸国向来对匈奴、突厥等外族怀有敌意,视其为蛮荒之地的附属势力,属于未开化的族群。
扶苏亲自领军攻破匈奴老巢,斩首五到六万人,这无疑是一场极为震撼的军事胜利。
此等战果自然引来诸多赞誉,然而伴随而来的,也有不少非议。
原因在于,扶苏不仅摧毁了匈奴王庭,还使用了极为狠辣的手段,所杀之人中不乏妇女儿童,此等做法引发巨大争议。
这种行为完全背离了传统的道德准则和仁义之道。
最为愤怒的,当属秦国境内的儒生群体。
在世人眼中,扶苏自小熟读儒家经典,深受礼教熏陶,是儒家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而今他竟做出如此极端之事,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对外族开战可以理解,但为何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这与禽兽有何分别!”
“焚烧土地、撒盐断水,这是断人后路的绝招,其恶果甚至超过斩杀十万敌军!”
“太残忍了!真是残忍至极!”
“既尊崇儒家,为何行此暴虐之举?”
“此举实属辱没儒家声誉!”
“圣人曾言‘有教无类’,即便是异族也可教化,一概屠杀,岂非违背仁义?”
“太过狠心了!”
秦国儒者中,几乎无人不对此事表示谴责。
即便有少数人为扶苏辩解,也被淹没在一片责难声中。
至于其他国家对此事的态度,则各有不同。
唐国,长安。
御书房中。
“扶苏屠了匈奴王庭,杀了五六万人?!”
李世民惊讶地说道。
百骑司统领恭敬答道:“是的陛下,情报已经核实,确有其事。”
“秦太子一个月前抵达边疆,巧用计策调开匈奴主力,亲率三千骑兵突袭王庭,无论男女老少,共斩首六万人。”
“焚烧草原,撒盐断水,祁连山与焉支山大火持续半月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