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册封大典!(2 / 2)

赵高口中的“时机”,究竟是何种变局?

三日后,册封大典如期而至。

咸阳所举行的仪式,并未依照繁复旧制,流程也大大简化。

原因无他。

王室宗庙仍在雍城,尚未迁至咸阳。

若依古礼举行册封,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要专程前往雍城,颇为不便。因此此次典礼仅保留核心之礼。

第三日清晨。

宫中便派来宦官,将储君礼服送往少阳君府。

其实扶苏平日所着,已是储君常服。

那是在雍城加冠时,由宗正所备。

但那只是日常之服。

今日册封乃大典之礼,需穿戴更为庄重的衣冠。

依周礼所定:

天子服饰有十四种,君王九种,太子则为六种。

诸侯之礼逊于天子,太子之礼再下一等。

太子六服,分别为衮冕、远游冠、公服、乌纱帽、弁服、平巾帻。

扶苏今日,便依太子之礼而备。

两名宦官恭敬地打开箱子,将衣物、冠帽一一取出,呈于扶苏面前。

衮服,乃太子祭祀、拜庙、加冠、娶妃时所穿之礼服。

极为庄重,非重大典礼不着此衣。

身穿帝王礼服时,须佩戴冠冕,冕上垂有九行白珠。公服则是储君平日上朝,以及新年、冬至接受百官朝拜所穿的正式服饰。

此套公服的规制,至今仍为多国沿用。

穿着公服须配远游冠。

再者为弁服。

弁服的地位仅次于衮冕。

是君主上朝、接见臣子时所着之服。

弁与冠,皆为头饰。

上至君主,下至士人都可佩戴。

不过,君王的弁服、储君的弁服与寻常士子的弁服,在规制与装饰上大有区别。

“公子,请更衣。”

两名宦官面带笑意,向扶苏恭敬地说道。

“好。”

扶苏轻轻点头。

两名宦官立即上前,小心而恭敬地为扶苏换上一身黑红相间的弁服。

正所谓佛要金装,人靠衣装。

一旦穿上储君的礼服,整个人的气场顿时焕然一新。

他头戴白玉远游冠,身着黑红弁服,衣饰之上绣有十二章纹,如日、月、玄鸟、异兽等图腾。腰间系有飘带,长六尺四寸,宽二寸四,色泽如绶带。带上有金钩,挂着一块紫色玉佩。

扶苏此刻的形象,可谓气宇轩昂,威仪非凡。

连为他更衣的礼官也不禁心生敬畏。

“我们走吧。”

换好礼服后,扶苏微笑着对二人说道。

两名宦官不敢耽搁,连忙躬身应诺,随后在前引路。

目的地,是咸阳宫的议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