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泄一番之后,杨逍才抱住杨不悔,询问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良久,杨不悔才抽泣着,断断续续说起纪晓芙亡故、自己孤身一人,幸得祖昊救护的经历。
杨逍听得面色数变,时而悲痛,时而愤怒,最终化为对祖昊深深的感激。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祖昊郑重一揖到地:“杨逍多谢阁下护女之恩!”
祖昊坦然受了一礼:“举手之劳,杨左使不必挂怀,不悔既已安全送到,我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杨逍却是摇头,正色道:“对祖先生是举手之劳,对杨逍却是恩同再造。”
“若非先生,我父女恐怕今生再无相见之日。”
“你万里迢迢,将我女儿送来,我岂能无所报答?你要甚么,尽管开口便是,我杨逍做不到的事、拿不到的东西,天下只怕不多。”
祖昊哈哈一笑:“杨左使客气了,不过却有几件事,想请杨左使帮忙。”
杨逍当即命人设宴。
席间,杨逍对祖昊更是感激不尽,同时也对张无忌等人的身世感慨不已。
酒过三巡,祖昊见时机成熟,便开口道:“杨左使,如今元廷暴虐,百姓困苦,饿殍遍野。”
“明教志在反元,欲救天下苍生,除了武力,亦需解决民生根本。”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只有积累足够多的粮草,便不愁招不到兵马。”
杨逍闻言,神色一肃:“先生所言极是,我明教弟子亦多为贫苦出身,深知饥馑之苦。”
“奈何天地不仁,中原大地屡遭灾荒,粮草始终是义军的一大难题!”
祖昊微微一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行囊,打开后,露出一些奇特的根茎和颗粒:“杨左使请看,此物名为‘土豆’,此物名为‘红薯’,还有这些,是‘玉米’种子。”
“此三样作物,皆耐旱耐瘠,产量极高,远胜如今中原所种之麦粟。”
“若能广泛种植,足可活人无数,大大充实义军粮饷,乃至惠及天下黎民。”
杨逍将信将疑地拿起一个土豆和红薯仔细端详,他虽非农稼之人,但也知寻常作物产量。
祖昊便详细解释了这三种作物的种植方法、生长周期和大致产量。
当听到亩产可达数千斤甚至更高时,杨逍不禁动容,若果真如此,这简直是天降祥瑞,足以改变天下大势!
“先生……此言当真?此等神物,从何而来?”
杨逍声音都有些颤抖。
“绝无虚言,此乃海外之物。”
祖昊目光坦然:“我将这些种子交予你,由你负责在明教控制的区域内寻地试种、推广。”
“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乎炎黄子孙之繁衍壮大,远比江湖恩怨、一时胜负重要得多。”
“望杨左使以苍生为念,慎重待之。”
杨逍看着祖昊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手中的“神物”,再想到祖昊救护女儿所展现出的能力与气度,心中已信了七八分。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将种子收好,肃然道:“先生以如此重任相托,又以天下苍生为念,杨逍岂敢推辞!必当竭尽全力,将此三物推广开来,若有所成,皆先生之功!”
祖昊摆摆手:“功成不必在我,但求问心无愧。”
他顿了顿,又道:“还有一事,需劳烦杨左使。”
“先生请讲。”
祖昊取出了那柄已经断成两截的倚天剑和小神锋:“听闻明教源自波斯,教中或有能工巧匠,精通冶炼之术。”
“不知杨左使可否设法,将此剑重铸如初,并将这匕首打造成双尖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