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阳光带着暖意,慷慨地洒在清河陆军特战营的营区内。
空气中还残留着饭菜的香气和士兵们震天军歌的余韵。
周平安和墨离从营区后部专供军官的小食堂走出。
如果平时周平安一个人来军营,他则经常和铁牛以及连长们同桌用餐,偶尔也会跟着士兵们打成一片。
此刻墨离依旧是一身素雅的月白襦裙,轻纱覆面,步履从容。
周平安则换上了一身更为利落的窄袖常服,脸上带着饱餐后的满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钱万贯的纺织厂如今规模不同往日,用着周平安改良的织机,无论生成速率还是效率不可同日耳语,偶尔开设一条生产线,专供周平安满足他对布料和款式的要求。
两人并肩而行,朝着营区外面东南角一处相对僻静、新挂牌匾的院落走去。
这里距离军营、钢铁厂和水泥厂稍近,又比较僻静,自有它特别用意。
营区大门处,两名身姿挺拔如标枪的哨兵肃立。
他们身着特制的深色作训服,外罩轻便皮甲,背后斜挎着黝黑锃亮的追风连弩弩匣,腰间悬挂着精钢战刀。
目光锐利如鹰,警惕地扫视着营区内外。
那股子肃杀精悍之气,与寻常衙役或府兵截然不同,让墨离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墨家秘境中那些守卫核心工坊的墨侠身边,甚至……犹有过之。
路过食堂前的巨大空地,数百名士兵刚刚结束午餐,正以连排为单位迅速集结。
没有喧哗,只有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和甲胄兵器的轻微碰撞声。
很快,一个个横平竖直、棱角分明的方阵便已成型。
“团结——!”
某连长一声怒吼,如同点燃了引信。
“就是力量——!!”
数百条汉子齐声咆哮,声浪如同实质的冲击波,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雄浑的歌声带着金戈铁马的气势,在营区上空回荡,充满了无坚不摧的信念感!
周平安驻足,含笑看着这充满力量感的场景,眼中满是自豪以及展望。
这是他想了又想,修改的军中仪式,饭后歌唱增强内心力量,饭前只是整理队形练习口令即可。
墨离也静静看着,清冷的眸子里映着士兵们坚毅的脸庞和整齐的队列,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凝练如一的意志洪流。
这支军队的魂,正日益凝聚。
“走吧,带你去看看另一支‘军队’。”
周平安收回目光,对墨离神秘一笑,引着她走向那挂着崭新木匾的院落。
匾额之上,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赫然在目——清河报社!
推开厚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这见多识广的墨家巨子,瞬间怔在当场!
没有想象中的墨香盈室,没有堆积如山的竹简帛书,更没有伏案疾书的抄书匠。
眼前是一个极为宽敞的大厅,灯火通明,那是得益于玻璃厂出产的大块平板玻璃窗。
大厅中央,整齐排列着数十张特制的、带有无数细小方格凹槽的巨大木盘(排版台)。
最震撼人心的,是大厅两侧靠墙处,矗立着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木架!
木架之上,密密麻麻、如同蜂巢般,整齐码放着无数个大小统一、约莫成人拇指指节大小的小方块!
这些方块在灯光下泛着暗沉的色泽,似乎是某种胶泥烧制而成。
每一个小方块的顶端,都清晰地凸刻着一个反写的夏文单字!
从简单的“一”、“人”、“口”,到复杂的“墨”、“器”、“国”……数以万计的字模,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沉默而壮观地陈列着!
空气中弥漫着新木、胶泥、以及一种奇特的油墨混合气息。
“这……这是……”
墨离清冷的眸子第一次失去了平静,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她快步走到一排木架前,随手拿起一枚字模。入手微沉,质地坚硬细腻。
葱白般白嫩手指轻轻地摩挲,那反刻的“水”字清晰无比,笔画转折分明。
“这便是活字。”
周平安的声音带着自豪,如同展示最得意的杰作。
“胶泥塑形,阴刻反字,入窑烧硬。用的时候,只需按文稿所需,从这字库中拣出相应的字模,放入排版盘内。”
他颀长的身影走到一张空置的排版台前,拿起一个带有边框的木盘,熟练地从旁边的字模架上快速拣出几个字模,依次放入盘中凹槽。
“看,‘清河’。”
木盘中,两个反刻的字模稳稳嵌入。
“再放‘日’、‘报’。”
又是两枚字模落下。
“组合起来,便是‘清河日报’的报头!”
周平安将排好字的木盘举起,笑容阳光,大白牙看着目眩神离。
墨离看着盘中那清晰反刻的四个大字,瞬间明白了其中关窍!无需整版雕刻,只需按需组合!这简直是颠覆了所有书籍制作方式的惊世创举!
“排好一版,四周用木楔卡紧固定,使其平整如砥。”
周平安放下木盘,又拿起几根细小的硬木楔,熟练地将字模空隙填满、卡紧。
“然后,刷上特制的油墨。”
说着,他拿起旁边一个瓷盘,里面是浓稠乌黑、带着特殊光泽的墨汁,用棕刷均匀地刷在字模表面。
“最后,覆上纸张,用这个压板均匀施压!”
他取过一块光滑的木板,覆盖在刷好墨的字模盘上,用力均匀按压。
片刻后,揭开木板,一张雪白的素纸上,赫然印着清晰无比、墨色均匀的“清河日报”四个正字!
整个演示过程行云流水,不过盏茶功夫!一张带着墨香的印刷品便已诞生!
墨离看着那张墨迹未干的纸页,又看看那浩如烟海的字模库,再看看周平安手中那方小小的、可以随意组合的排版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