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侧渔村的石板路沾着晨露,沈砚秋提着一个木盒走在前面,里面装着纸笔,千叶雪跟在他身后,时不时停下来看路边墙上的涂鸦——有小孩画的歪歪扭扭的莲花,还有渔民画的渔船。
“沈兄,你看这个。”千叶雪指着一处刻在石墙上的字,是“潮来收网,莫贪晚归”,字迹虽浅,却看得出来是反复刻了好几遍。
沈砚秋凑过去看,笑道:“这定是老渔民刻的,去年我来这里清剿海盗时,有个老渔翁就跟我说,近海的潮汛凶,晚归的船十有八九会遇险。”
两人走到村口的杂货铺前,老板娘正忙着给客人称盐。“老板娘,我们是莲心堂的弟子。”千叶雪走上前,笑得温和,“想跟您讨句话,比如过日子要守的道理,您有什么想说的?”
老板娘放下秤杆,擦了擦手:“道理啊,就是‘借物及时还,再借不难’。前阵子隔壁王家媳妇借了我半袋米,过几日就还了,还多带了一把自家种的青菜,这样多好。”
沈砚秋立刻拿出纸笔,飞快记下这句话。等走到村尾的铁匠铺,铁匠李大叔正抡着锤子打铁,听到他们的来意,直起腰笑道:“我没什么大道理,就一句‘手艺要实,人心要诚’,打出来的刀若偷工减料,误了人家性命,那是要遭天谴的。”
千叶雪低头记录时,笔尖突然没了墨,她轻轻“呀”了一声。沈砚秋立刻从布包里拿出另一锭墨,递到她手里,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背,两人都顿了顿,沈砚秋耳尖微红:“快些记,免得等会儿忘了。”
千叶雪点点头,低头蘸墨时,嘴角悄悄勾了起来。
四、墙现异痕
三日后,万民墙终于砌好了。青石墙足足有两丈长,三尺高,方承莲握着刻刀,在墙的最上方刻下第一句话:“护民如护莲”。苏清涟、沈砚秋和千叶雪也各自拿着刻刀,把这些日子收集来的话一一刻上,不少百姓也围在旁边看,时不时指点着说笑。
“‘买卖公平不欺童叟’这句刻在这里好,正好对着山下的集市。”张婶指着墙的左侧,笑得开心。方承莲笑着应道:“听您的,就刻在这里。”
沈砚秋刚刻完“潮来收网,莫贪晚归”,忽然皱起眉,伸手摸了摸墙的角落——那里竟有一道细微的莲花刻痕,刻痕很浅,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而且刻痕边缘还沾着点淡绿色的粉末。
“怎么了?”千叶雪凑过来,看到那道刻痕时,脸色微变,“这莲花刻痕……和枯莲教的标志很像。”
方承莲也走了过来,指尖沾了点绿色粉末,凑近鼻尖轻嗅,眉头瞬间拧紧:“是‘腐莲粉’,沾到皮肤上会发痒,若沾到伤口,还会让伤口溃烂。”
他刚说完,一个弟子慌慌张张从山下跑上来,脸色发白:“方堂主!不好了!西侧渔村出事了!李大叔家的铁匠铺被人砸了,墙上也刻着这样的莲花痕,而且……而且李大叔不见了!”
沈砚秋立刻握紧逐浪剑,沉声道:“定是枯莲教的人干的!他们先是毁莲苗,现在又动百姓,到底想干什么?”
方承莲捏紧刻刀,指节微微发白,目光望向西侧渔村的方向:“备剑!我们现在就去渔村!”可他刚转身,就见另一个弟子从码头方向跑来,声音带着哭腔:“堂主!码头的莲心船……被人烧了!船帆上也有那莲花刻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