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284章 江兰的 “收尾”

第284章 江兰的 “收尾”(1 / 2)

雍正二十九年十月十六的清晨,京城南城的“年记绸缎庄”前,寒风卷着枯叶打在紧闭的门板上,发出“哗啦”的声响。门板上还残留着模糊的“年”字,是年睿之前用金漆写的,如今金漆剥落,露出底下暗沉的木头,路过的百姓都绕着走,有孩童好奇地探头,被大人拉走:“别靠近!那是年家的铺子,晦气!”

江兰站在街角,看着这幕心里不是滋味。年家的五家商铺,除了两家在西城,三家都集中在南城——绸缎庄、粮铺、茶叶铺,都是当年年羹尧得势时,强占了原商户的地盘开的,如今年家倒了,商铺空置半个月,没人敢租,也没人敢买,成了南城的“疙瘩”。她昨天跟苏培盛说“要让这些铺子变‘活’,还要洗掉年家的晦气”,今日特意来查勘,就是要定下改造的法子。

“姑娘,这三家铺子我都查过了,”大宝拿着账本跑过来,手指在纸上划过,“绸缎庄占地最大,有三间门面,后院还带个小院子;粮铺在绸缎庄东边,两间门面,之前年家用来囤粮,还抢过周边农户的粮食;茶叶铺在西边,一间门面,之前专做贵价茶,普通百姓买不起。”

江兰点点头,先走进绸缎庄——门板推开时发出“吱呀”的旧响,院内杂草没过脚踝,正屋的柜台积着厚厚的灰,墙上还挂着年家的绸缎样品,颜色早已暗沉。她伸手拂去柜台上的灰,指尖沾了层黑,心里更确定:“单纯把铺子卖掉,百姓还是怕年家的晦气,也洗不掉他们强占商户的恶名。不如一半改造成平民学堂,教百姓识字、学农种知识,让这里变成‘育人’的地方;另一半分给之前被年家欺压过的商户,让他们重开铺子,也算补偿。”

“平民学堂?”大宝眼睛一亮,“兰馨学院之前就想在南城开分校,苦于没场地,这绸缎庄正好!后院的小院子能当操场,正屋三间能当教室,再隔出一间当办公室,正好!”

“先别急,”江兰走出绸缎庄,往粮铺走,“得先统计清楚,南城有多少商户被年家欺压过,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需要多大的铺子。你去瑞祥号找丫蛋,让她把之前兰馨社学生收集的‘年家欺压商户名单’拿来,咱们挨家走访。”

大宝应声跑走,江兰则走进粮铺——这里比绸缎庄更破败,地上还散落着几粒发霉的粮食,墙角有个破洞,风灌进来带着寒意。她想起昨天苏培盛说的“有个叫张老栓的农户,五年前被年家抢了粮铺,如今只能推着小车卖杂粮”,心里打定主意,这粮铺一定要分给张老栓。

午时过半,丫蛋拿着名单找到江兰,上面记着南城被年家欺压的商户共十二家,有被抢铺子的,有被强收高额租金的,还有被年家的人打伤的。“姐,张老栓家就在粮铺后面的胡同里,我之前跟学生去慰问过,他家现在住的小破屋,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儿子都快娶不上媳妇了。”丫蛋指着名单上的“张老栓”,语气带着同情。

江兰跟着丫蛋走进胡同,推开一扇破旧的木门,就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磨杂粮,旁边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在修补破筐,正是张老栓和他儿子张二柱。“江姑娘?您怎么来了?”张老栓看到江兰,连忙放下磨盘,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眼里满是局促。

“张大爷,我来是想跟您说个事,”江兰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笑着说,“年家的粮铺空着,皇上让我处置,我想把它分给您,让您重开粮铺,您愿意吗?”

张老栓愣住了,手里的磨棍“啪”地掉在地上,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江姑娘……您说的是真的?那粮铺……是年家抢我的那个?我……我还能再开?”

“是真的,”江兰递过一张纸,上面画着粮铺的尺寸,“铺子我已经让人去修了,您要是愿意,月底就能搬进去,租金按年利五厘算,比年家当年收的低一半,您看行吗?”

张二柱也激动地凑过来:“江姑娘,真的能让俺爹重开粮铺?俺们再也不用推着小车风吹日晒了?”

“当然,”江兰点头,“不仅是你们,还有其他被年家欺压的商户,都会分到合适的铺子,让大家都能安稳做生意,不再受欺负。”

张老栓抹着眼泪,哽咽着说:“江姑娘,您真是好人!年家害俺们苦了五年,如今您给俺们做主,俺们这辈子都记着新政的好!俺重开粮铺,一定给百姓卖平价粮,不赚黑心钱!”

离开张老栓家,江兰又走访了其他几家商户——被年家抢了绸缎生意的李婶,如今在街边摆小摊;被年家强收租金逼得差点上吊的王掌柜,如今靠给人修鞋过活。每到一家,江兰都详细说商铺分配的方案,看着他们从怀疑到激动,再到感激,心里更坚定:这样的“收尾”,才是真正洗刷年家影响的法子,让百姓从“怕年家”变成“信新政”。

下午,江兰去了兰馨学院,找负责教学的周先生对接平民学堂的事。周先生是前朝的秀才,因不满官场腐败,来兰馨学院教书,之前还教过农匠识字,很受百姓欢迎。“江姑娘,您说要在年家的绸缎庄开平民学堂?”周先生放下手里的课本,眼里满是期待,“我早就想在南城开个学堂,这里的百姓大多不识字,连银票都不会认,容易被人骗。”

“正是,”江兰拿出绸缎庄的图纸,“正屋三间,一间教识字,一间教算术,一间教农种和通商知识;后院的小院子,能当操场,也能种些玉米、番薯,让孩子们边学边看;另外,我还想请太医院的医工来兼职,教百姓基本的防病知识,比如怎么预防痢疾、怎么储存粮食不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