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监正夜访露玄机
金阙云宫令下,抚平府这架精密的神权机器立刻悄然运转起来。李文渊得府君密谕,虽心中惊涛骇浪,面上却丝毫不露,只以“近来流民增多,恐生治安隐患”为由,下令各县乡勇加强操练,加固坞堡,并悄悄增购粮草,囤于各地官仓。王婆则发动起那些最虔诚的信徒,如同撒下一张无声的大网,留意着府境内外的一切风吹草动。
就在这山雨欲来的压抑氛围中,一夜,一名不速之客,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青林县城隍庙外。
其时已近子夜,庙门早已关闭,唯有檐下长明灯在夜风中摇曳。来人身着不起眼的青灰色道袍,头戴斗笠,压得极低,身形颀长,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疲惫与风尘之色。
他并未叩门,只是在庙门外静立良久,仿佛在感应着什么。最终,他轻轻叹了口气,低声道:“故人携星图而至,欲与尊驾一弈,可否开门一见?”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庙门,落入正在偏殿歇息的王婆耳中,更是直接响彻于金阙云宫内张润的心湖。
张润神目微睁,来人竟是袁天罡!他竟亲自来了!而且似是孤身一人,乔装打扮,星夜疾驰而至。
“有请。”张润的神谕简单直接地传入王婆心中。
王婆一个激灵,忙不迭起身,亲自打开庙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清瘦老者,虽满面倦容,斗笠下的双眼却亮得惊人,如同蕴藏着星海。
“道长请进,府君爷已知您来了。”王婆恭敬道,她虽不识袁天罡,但得府君指示,心知此人非同小可。
袁天罡微微颔首,迈步而入。一入庙门,他周身那层世俗的疲惫仿佛被涤荡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的肃穆。他目光扫过那尊神光内蕴的府君神像,眼神复杂,最终只是微微躬身一礼,并未跪拜。
王婆引他至一间静室,奉上清茶,便悄然退下,守在门外。
室内烛火摇曳,只剩袁天罡一人。他并未就坐,只是望着那跳跃的烛火,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尊驾好手段。隔空弈子,搅动风云。如今这天下乱局,可是尊驾所欲见之?”
虚空微澜,张润的意念已然降临,却未显化形体,唯有声音在室中回荡,平静无波:“棋局非吾所布,吾只是观棋之人。星轨偏移,帝星晦暗,乃是局中之人自行落子之果。监正掌观星之责,莫非未见?”
袁天罡苦笑一声:“星象示警,下官岂能不知?然天意渺茫,人心鬼蜮,往往纠缠难分。陛下之疾…来得太过蹊跷,太医院束手无策,宫中流言四起。东宫躁进,后宫干政,勋贵拥兵…如今朝堂之上,已是剑拔弩张,一场大乱,恐在所难免。”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看向虚空:“而下官更担心的是,这场乱局背后,恐有非人之力推波助澜!厂卫之中,近日多有诡异之事上报,似有邪术咒法之痕!尊驾此前所言‘人祸’,莫非便指此事?”
张润不置可否:“是人是鬼,监正心中自有杆秤。吾只问一句,监正此行,是代表钦天监,还是代表袁天罡本人?”
袁天罡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气,决然道:“钦天监职责,乃观测天象,守护禁制,不涉朝政。下官今日前来,只代表袁天罡个人!下官只想求问尊驾,这‘绝天地通’之禁,于此乱世,是守是放?尊驾手中那‘钥匙’,又欲开启何等门户?”
他终于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显然,那日隔空交锋与铁牌道韵,给了他极大的冲击与抉择的压力。
张润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禁制如同堤坝,水满则溢,强堵无益,疏导入海方是正道。千年已过,人族早已非孱弱雏鸟,当有直面真实世界之勇气。吾所欲开启的,非是灾祸之门,而是人族挣脱樊笼、重现上古荣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