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蔡老师,你何必这么偏激,我看小良应该不是那样的人。”高良玉喝了口茶,不紧不慢的说道。
显然他已经习惯了蔡老师对他的态度。
高老师和师母算是灵魂伴侣,师母蔡老师对宋史十分精通,而高老师又最为喜欢钻研宋代的史书和小说话本,无论是《资治通鉴》还是《熙宁逢虞》都有涉猎。
两人也因此喜结连理。
“不管怎么样,你作为院长,都应该去调查一下,如果良平真的有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应当给予处分。”蔡老师依然不依不饶。
“处分就算了吧,良平这孩子头脑灵活,敢于试错,是个有能力的好苗子,没必要断人家后路,我看啊,和陈家说一声就可以了,起码,他的这种行为我们可以遏制。”
高良玉的一番话说出来,邵北心中也明白了七八分:看来高老师之前一直对良平心存幻想,毕竟他和蔡老师的女儿妍妍对良平很有好感。
做父母的知道硬劝也劝不动如果印证了良平贪慕权贵这件事,起码要赶紧让自己的女儿断了念想。
至于对良平怎么处理,高老师的态度应该还是想保他一次,毕竟这么多年的教育生涯,良平也是除了自己以外最称心的学生。
见高良玉的态度很坚决,蔡老师也不便在邵北面前继续和高良玉争辩,于是也惺惺地离开了房间。
高良玉摘下眼镜,用绒布轻轻擦拭镜片,这个动作让他的面容看起来柔和了几分。
小邵啊,他重新戴上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温和却老辣,在海州这段时间,工作还顺心吗?
邵北捧着茶杯,指腹摩挲着杯壁,似乎心事重重:小河镇山清水秀,环境怡人,面朝大海,工作清闲时还能去海边散步。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很适合......修身养性。
重活一世的邵北收敛起过去的直性子,言语间透露出适时的云淡风轻,既不驳了高老师的面子,也委婉的表达出不满的态度。
你这是在说气话,你是埋怨学校在分配上对你有所不公,埋怨我和学院没有为你说话呀。高良玉的声音陡然提高,却也带着安抚情绪的意味。
邵北的睫毛微微颤动,却没有立即回答。
老师误会了。邵北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羽毛,我只是......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隐痛,在适应基层的节奏罢了,不过话说回来,我本来就是农村里面走出来的,开展基层工作也有经验。
高良玉长叹一口气,起身走到书柜前。他的手指抚过一排排装帧考究的书籍,最终停在一本《工商管理案例精选》上——那是邵北大四时参与编写的教材。
高良玉何尝不知道邵北的委屈,但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能决定的,作为学院的院长看似没有尽到人尽其用的义务,其实他面临的压力也是空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