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882章 太子监国理政稳,系统识夹带叛军信

第882章 太子监国理政稳,系统识夹带叛军信(1 / 2)

裴昭衍坐在御座下方的监国席上,面前堆着三叠奏报。他翻过一份边关军情,抬头看向殿中诸臣。

“北境守将急报,近日有游骑频繁靠近朔云关,虽未越界,但行迹可疑。”他的声音不高,却稳稳传遍大殿,“另据斥候回报,前日发现一队身份不明之人自裴昭旧府潜出,行踪直指北境。”

群臣低声议论。

沈知微立于侧位,目光落在那名呈报的使节身上。此人披着灰褐色风尘斗篷,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双手捧着一封火漆封印的文书。

她记得这身装束——昨夜禁军查到的路线终点,正是这条通往北境的官道。

使节上前几步,将文书递向内侍:“此乃前线统帅亲笔急报,事关边境防务,请太子殿下即刻拆阅。”

裴昭衍伸手欲接。

就在文书交接的一瞬,沈知微启用了心镜系统。

【只要这封信送进内阁,三日后大军便可动……】

三个呼吸间,那使节的心声闪过脑海。

她立刻抬手:“慢。”

所有人停住动作。

她缓步上前:“这封急报,是从哪一道关口递进来的?”

使节抬头:“经由雁口哨站,再转驿马快传。”

“雁口?”她轻声问,“那边关守将姓甚名谁?”

使节顿了一下:“姓陈,名守忠。”

沈知微笑了下:“巧了。昨日兵部刚呈报,雁口守将陈守忠因病告假,由副将领职半月。你从雁口来,怎不知主将已换人?”

使节脸色微变:“我……离关时还未听说。”

“那你可知,”她继续问,“边疆急报按规定需用青绢封皮,加盖双印?你这文书外皮是黄麻布,火漆印也与兵部制式不符。”

使节低头看手中文书,喉结滚动。

沈知微转向裴昭衍:“儿臣以为,此报来历存疑,当众查验为宜。”

裴昭衍点头:“准。”

她亲自接过文书,指尖抚过火漆边缘。裂痕极细,若不仔细查看几乎看不见。她轻轻一扯,外层奏本应声撕开,露出里面卷成细条的黄绢。

黄绢展开,上面写着:“令尔等潜伏京中,待信号举事,粮草备于城南旧仓。”

大殿哗然。

沈知微将黄绢高举:“这是叛军密信。有人借边报之名,夹带反书入宫,意图里应外合。”

她盯着那使节:“你是何人派遣?裴昭残党?还是北狄细作?”

使节突然往后退了一步。

禁军统领早已候在殿侧,一个箭步上前将其按倒在地。搜身之后,从其腰带夹层取出一枚铜制兵符,样式陈旧,却是前朝禁军调令所用。

“果然是旧部余孽。”有老臣低声道。

礼部尚书皱眉:“此事非同小可。若贸然定罪,恐惊扰圣驾。不如暂押此人,等陛下回朝再议。”

刑部侍郎立即反驳:“如今证据确凿,密信已现,兵符俱在。若拖延处置,反让贼人有机可乘!”

两派官员争执不下。

裴昭衍缓缓起身。

“诸位忘了先帝旧例?”他声音沉稳,“凡涉边情军机,监国可专断行事,无需请旨。”

众人安静下来。

他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三道命令。

第一道:命五军都督府即刻调派巡防营接管京城九门,查验出入人员;

第二道:将密信誊抄三份,分别送往枢密院、边关三大营及谍网总部,令各部提前布防;

第三道:彻查近三个月所有进出宫禁的使团名录,凡有异常往来者,一律交刑部会同谍网追查。

写完,他抬头看向沈知微:“多亏母后明察,识破奸谋。否则一旦叛军得手,社稷危矣。”

沈知微微微颔首。

她知道,这番话不只是谢意,更是为她在朝堂上的干预正名。太子以“监国专断”压下质疑,又借嘉奖之词化解干政嫌疑,手段已见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