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63章 慈宁宫,太后试探

第63章 慈宁宫,太后试探(1 / 2)

沈知微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支白玉簪,簪身冰凉,像一缕未散的风。她将它重新插回发间,动作缓慢而沉稳。窗外日影偏斜,宫道上的落叶被风卷起,又落下,仿佛刚才那一场风波从未发生。可她知道,惠妃不会善罢甘休,而真正的风暴,往往来自看不见的地方。

半个时辰后,慈宁宫的掌事女官亲自前来传话:“太后有旨,请沈娘娘即刻前往佛堂誊写《金刚经》,以表诚心。”

沈知微垂眸应下,未多问一句。她换了一身素青色宫装,外罩月白披帛,发间依旧只簪那支白玉簪。临行前,她将袖中那片碎瓷轻轻取出,搁在妆匣角落——那是昨日的战利品,也是提醒她不可松懈的信物。

慈宁宫佛堂内香烟袅袅,檀木案几上铺着黄绸,朱砂笔、金丝笺已备齐。太后端坐于佛龛旁的软榻之上,一身墨紫团花锦袍,发髻高挽,银簪压鬓,神情慈悲,目光却如刀锋扫来。

“哀家近日心绪不宁,欲抄经祈福。”太后开口,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你既得陛下青眼,也该修些德行。今日便替哀家誊写三页《金刚经》,用朱砂落笔,三炷香内完成。若有错漏,便焚经自省。”

沈知微跪地领命,双手接过朱笔。她低头看向纸面,墨线规整,字格森然,如同一道无形牢笼。她提笔蘸砂,手腕悬空,第一行“如是我闻”四字落得端正无瑕。

香火静静燃烧,灰烬寸寸断裂。

她写到第三行,“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中,“无”字本该用简体,她却故意写下异体“无”,笔锋稍滞,似是犹豫,又似疲惫所致。

太后眼角微动,目光落在那字上,唇角几不可察地一压。

沈知微似有所觉,忽然轻咳两声,搁笔抚额,呼吸略显紊乱。

“臣妾……近来夜里难安,白日也常恍惚。”她低声说道,嗓音微颤,“方才写字时,竟觉心头一紧,像是佛祖责我心不净……”

她说着,指尖微微发抖,眼波浮动,却始终未落泪。恰是那种将哭未哭的模样,最易惹人怜悯,又不至于显得矫饰。

太后冷眼看着,语气淡了几分:“佛前抄经,贵在诚敬。若心神不宁,反倒亵渎。”

“是。”沈知微低头,指尖掐入掌心,借痛意稳住神色,“臣妾知错。”

她重新提笔,却迟迟未落,反而抬手按了按小腹,眉头轻蹙。

“太后……”她声音压低,带着一丝惊惶,“臣妾这几日总觉恶心,晨起尤甚,原以为暑气侵体,可如今……”她顿住,似猛然意识到什么,慌忙掩口,脸颊泛起薄红。

太后目光一凝:“你说什么?”

沈知微垂首不语,肩头微颤,像极了一个骤然明白自身处境的女子。

殿外脚步声传来,一名太医捧着药箱快步而入,身后跟着两名内侍。他未通禀,径直走到沈知微面前,躬身道:“奉陛下口谕,为沈娘娘诊脉。”

太后眉心一跳:“陛下何时遣你来的?”

“一个时辰前。”太医低头答道,“因前日娘娘曾言头晕乏力,陛下记挂,特命臣随时候命。”

这话半真半假。沈知微确曾在御前抱怨过疲倦,但并未提具体症状。裴砚派医,实则是她暗中托人递出一方旧帕,上面沾有她日常服药后的气息,足以让太医辨出“孕脉”迹象。

太医搭上她的脉门,闭目良久,忽而睁眼,神色肃然:“回太后,沈娘娘脉象滑疾,往来流利,双尺脉盛,确系妊娠一月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