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 > 第183章 铁器暗流、北地密影与系统预警

第183章 铁器暗流、北地密影与系统预警(1 / 2)

启元六年四月初,南津关的春日依旧带着料峭寒意,但关内重建的步履却未因艰难而停歇。在宸国公赵轩以系统为凭、以铁腕推行“工分制”与极限资源调配下,关城的清理工作初步完成,流民得以简易安置,秩序勉强维持。然而,四海商会如影随形的经济绞杀,从未停止,且手段愈发刁钻狠毒。

这一日,关内临时市集再起波澜。此前商会以低价盐冲击市场的风波未平,数家看似零散、实则背后皆有商会影子的“行商”队伍,竟运来了大批的——铁器!并非精良的刀剑铠甲,而是廉价的、甚至有些粗劣的铁制农具、厨具、乃至日常用的铁钉、柴刀等物。价格低得令人咋舌,几乎与等重的粗粮相仿!

“上好的铁锄!铁锅!换粮换布,便宜卖啦!”商贩的吆喝声充满了诱惑。

对于饱受战火、家中铁器早已损毁殆尽、春耕在即却无农具可用的百姓而言,这无疑是雪中送炭!顷刻间,市集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拿出仅存的一点粮食、或为数不多的手工制品,争相换取这些急需的铁器。甚至连部分军士家属,也偷偷用积攒的粮饷为家中添置铁锅菜刀。

消息传到议事堂,张诚、吴锋等人面色凝重。

“陛下,此计更毒!”工部大匠痛心疾首,“商会此举,看似便民,实为绝户!其铁器价廉,我官坊根本无法与之竞争!长此以往,我朝刚刚恢复些许元气的冶铁工匠将彻底失业,官坊冶铁技艺传承必断!更可怕者,民间若习惯依赖商会铁器,则我朝命脉——军械打造所需之铁料来源、工匠队伍,将彻底受制于人!此乃釜底抽薪啊!”

户部尚书亦忧道:“且百姓以粮易铁,本已紧张的存粮消耗更快,春耕若误,秋后必生大饥荒!”

赵轩静坐案后,眼眸深处系统界面流光闪烁。“全域感知”清晰地将市集的狂热与官员的焦虑反馈回来。“文明科技树”中“矿业”、“冶金”分支急速推演,结论冰冷:在商会不计成本的倾销下,宸国脆弱的民间铁器生产和官营工坊,毫无竞争力,短期内必被冲垮。

这已不是简单的商品竞争,而是针对一国工业根基的系统性摧毁。商会不仅要让宸国无盐可用,更要让宸国无铁可铸,从根本上废掉其战争潜力。

“传令。”赵轩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冷静得令人心折,“一、官市即刻开设‘以旧换新’摊点,百姓可用破损铁器(无论多残旧)至官坊兑换新农具,兑换价……比商会低五成!新农具由官坊工匠利用回收废铁及劣质矿苗加紧打造,不求美观,但求坚固耐用。”

“二、公告百姓,朝廷已探明新矿脉,不日将开炉炼铁,日后官造铁器价格将更廉,质量更优。眼下换铁,是为助农春耕,乃权宜之计。”

“三、工部集中所有铁匠,暂停一切非必要打造,全力攻关两事:其一,改进炒钢法,力求用劣质矿炼出可用之铁;其二,依‘标准构件’思路,研制可快速更换刃口的简易农具,降低长期使用成本。”

这是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时也是拖延战术。用回收废铁和劣质矿打造农具,成本极高,近乎赔本,却能暂时保住工匠队伍,维系一线生机,并为技术突破争取时间。更重要的是,向民间传递朝廷并未放弃、自有规划的信念。

命令下达,官市迅速行动。虽然官造农具粗糙,但极低的价格和“以旧换新”的政策,还是吸引了不少百姓。商会的铁器倾销势头为之一缓。但所有人都明白,这绝非长久之计。宸国的造血能力,太弱了。

然而,就在这内部经济战线硝烟弥漫之际,北地终于传来了期盼已久的密报!

代号“夜枭”的卫尉府精锐斥候,历经九死一生,穿越敌军重重封锁,带回了河间府“潜龙涧”的最新情报!

“陛下!石老信!”夜枭呈上一枚蜡丸,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信中所言,确如陛下所料!镇北军占据矿脉后,只知掠夺表层富矿,破坏性开采,对深部矿脉一无所知。石老等人藏身古矿洞,已摸清敌军运输队每隔十日往返一次‘黑水谷’的规律,守军约三百,疏于防备。且……石老称,他们在古矿洞深处,似乎发现了……发现了古籍记载的‘伴生晶矿’的迹象!疑似是……是‘火燧石’(注:可提炼硫磺,乃火药关键)!”

火燧石!赵轩眼中精光爆射!若得此矿,不仅可解铁矿之渴,更能获得制造“猛火油精粹”乃至更强大火器的关键原料!这无疑是绝境中的天大喜讯!

“石老等人现状如何?可能接应?”赵轩急问。

“回陛下,石老等藏身隐秘,暂无危险。然古矿洞出口被落石半封,需人力疏通。且镇北军近日似有增兵迹象,恐是因开采加剧,需加强护卫。”夜枭答道。

机会与风险并存!矿脉情报确凿,内应可靠,还附赠了意外之喜。但敌军增兵,接应难度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