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打击,是舆论和心理战。商会操控的《四海商报》连发特刊,详细“揭露”落星驿劫案乃是宸国朝廷指使的“盗匪行径”,并配以所谓“被劫银车护卫”的血泪控诉(实为伪造),将宸国塑造为破坏商业秩序、戕害商旅的“野蛮政权”。更阴毒的是,他们散播谣言,称赵轩已秘密与山越蛮族结盟,承诺割让南部领土,引狼入室,将战火引向普通百姓。这些言论在绝望的民众中极具蛊惑力,关内甚至发生了小规模冲击官衙、要求“罢兵议和”的骚乱。
第三波,也是最具威胁的,是直接的军事升级。钱通天亲自协调,促使赵瑾与百越王廷达成临时协议,百越增兵两万,与赵瑾主力合兵一处,共计八万大军,由赵瑾亲自统帅,完成了对南津关的彻底合围。同时,商会技术工坊加速生产的最新一批“破甲弩”和少量试验型“轮转火铳”被优先装备给赵瑾的精锐“破阵营”,大大增强了其攻坚能力。四海商会甚至派遣了一支由资深管事和护卫组成的“观战团”抵达前线,名为协调,实为督战,确保攻势凌厉,不留余地。
南津关,已是一座被死亡阴影彻底笼罩的孤城。城外,连营数十里,旌旗蔽日,攻城器械林立;城内,粮草将尽,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最后的希望,似乎只剩下那支刚刚换装、不足两百人的“龙骧锐士”,以及赵轩心中那份与城共存亡的决绝。
十月十五,拂晓。凄厉的号角声划破了寒冷的天空。赵瑾联军,在进行了数日的土工作业和器械部署后,终于发动了总攻!数百架投石机同时怒吼,磨盘大的巨石和点燃的火罐,如同暴雨般砸向南津关城墙!紧接着,伴随着震天的战鼓和蛮族的嚎叫,密密麻麻的步兵方阵,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如同潮水般涌向关墙!
惨烈的攻城战,开始了!
城头上,宸军将士在将领的指挥下,凭借险要地势和加固的工事,拼死抵抗。滚木礌石、沸油金汁倾泻而下,箭矢如蝗。每一刻都有生命在消逝,城墙多处出现裂痕,烽火连天,血染疆土。
赵轩亲临城楼,甲胄在身,宝剑染血,亲自擂鼓助威!皇帝的旗帜在硝烟中飘扬,极大地鼓舞了守军士气。然而,敌军的数量和质量优势太大了。尤其是赵瑾的“破阵营”,装备精良,战术凶狠,在“破甲弩”的掩护下,数次突破城头防线,险象环生。
关键时刻,赵轩动用了“龙骧锐士”!
“吴锋!锐士队,上!目标,敌军‘破阵营’登城点!把他们赶下去!”
“遵命!”
养精蓄锐多时的百名“帝国军团步兵”和五十名“可汗亲卫”,如同出闸猛虎,投入战场!他们身上精良的板甲和鳞甲,有效抵御了大部分箭矢和刀剑劈砍;手中的军团盾牌组成坚固的盾墙,短剑标枪凶狠刺杀;而“可汗亲卫”的精准骑射(虽在城头改为步射)更是给敌军造成了巨大杀伤!这支生力军的加入,瞬间扭转了局部战局,将登上城头的“破阵营”精锐硬生生压了回去!
联军攻势为之一滞!城头守军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商会“观战团”的成员,在远处望楼上看到这一幕,脸色微变。宸军何时有了如此精锐、装备如此奇特的部队?
然而,精锐虽勇,终究数量太少,无法改变整体力量对比。联军稍作调整,投入了更多的生力军和百越蛮兵,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南津关,依旧在狂风暴雨中飘摇。
惨烈的攻防战从清晨持续到黄昏,城墙下尸积如山,守军伤亡惨重,箭矢滚木即将告罄。赵轩站在残破的城楼上,望着无边无际的敌军和即将落山的夕阳,心中充满了悲壮。系统的帮助,延缓了陷落的时间,但似乎仍无法逆转结局。
就在他准备下达最后一道决死命令时,一骑快马冲破重围,自南方而来,带来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消息并非来自陈到残部,而是源于南方更深处的……山越之地!
“陛下!山越十八峒联盟特使,已秘密抵达关外!称……称有要事,欲与陛下相商!事关……四海商会!”
赵轩瞳孔骤缩!山越人?在这个关头?他们想做什么?
绝境之中,这突如其来的变数,是最后的救命稻草,还是……又一个致命的陷阱?
夕阳如血,映照着南津关残破的城墙和城下无尽的敌军。宸国的命运,在这一刻,悬于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