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战前预备(2 / 2)

罗富贵和吴石头开始卸弹匣子弹,检查弹匣弹簧,再重新一发一发装满,六个满弹匣,足够循环,备用子弹背包里还有二百发。

两个歪把子机枪组,也在检查机枪给弹药上油,油很珍贵,平时他们一般用油纱布擦子弹,只有战斗时才给弹斗加一点油。

赵保胜和小红缨在‘装饰’胡义的步枪。

九班几支步枪,胡义那支精度最高,这次归小红缨掌握,老赵一边帮这支枪缠麻布带,一边和小红缨讲他知道的一些基本狙击知识。

“狙击手啊,欧洲早就有,人家玩枪早嘛,其实没多大了不得,也就枪好,”赵保胜给小红缨打气,“最重要的是,狙击手不随便开枪!”

小红缨翻白眼:“那拿那么好的枪干啥?”

“狙击手的目标,都是重要目标!指挥官,机枪射手,炮手,通信兵……你…能理解吧?”

“……”小红缨其实能明白。

“狙击手最重要的,就是隐蔽……老子就是要打你指挥官,小兵在我眼前晃,我就不打你!你知道为啥?”

“……打了小兵,敌人就会知道附近有个神枪手,指挥官就不敢露头了!”

“对!一击必杀,打不到,或者没把握,我宁可一天不开枪!”

“……”小丫头可能有些不能接受,战友们都在拼命射击,自己在旁边看热闹……

“一般狙击手不和机枪什么的一块堆儿,那样容易招炮…招掷弹筒。你瞧,给你配的这隐蔽衣,和枪上缠的隐蔽,就是让狙击手单独藏着的,你拿望远镜都找不着。”

小红缨努力理解老赵说的话,她隐约觉得非常有道理,但还是绕不开那战友们在血战,她在旁边不开枪……

王朋暂时没事,跟在旁边听,他比小红缨更能理解老赵的意思,就是古代的刺客,没有成功把握,宁可放弃机会……

赵保胜还给小红缨准备了一块布,一壶水,这是让她打湿,铺在枪口前面的,防止枪口焰卷起地面灰尘。

他知道的不算多,大多数都是影视剧里看来的,讲给小红缨听,也是希望她不要裹在火线上和敌人对射,做个孤独的狙击手,伤亡的机会少。

小丫头来了兴致,缠着他多讲……那有什么难的?吹呗!

“望远镜你有的,想过只有一个筒的望远镜,装在枪上,里面划的十字线,拿那个瞄准敌人……嘿!两三里外就能一枪打中脑袋!”

小丫头张大嘴,一脸不可置信。

“当然,那个很复杂,咱们现在没有。”

唉!

马良的声音从山头传来:“观察哨有闪光!车队来了!”

老赵的牛,只能留到下次吹。

…………………………

骡子拉的车,呃,真骡子拉的车,二十二辆,可能是有备份。

整个车队拉开不到二百米,在老赵的预估之内。

这会儿看,鬼子伪军都是坐车的,大家数下来的结果一综合,鬼子一个满编小队,伪军一个连。

观察到了三挺歪把子,三个掷弹筒,前所未有的甲种师团标准配置,当然,守备部队标配是没有的,肯定是凑出来的,也不奇怪。

伪军像是标准治安军,不是保安团改编的那帮杂碎,也是满配,但只看到两挺捷克式,没其它重武器。

胡义没有参加数人头,他掐着怀表计算车队行进速度,这很重要,从北边观察哨看到车队,到进入伏击路段的大致时间要能预估,才不会出纰漏。

车队过完,山头上谁也没动,直到刘坚强通知,北边观察哨闪光,车队已经过了两里地,一群人才按计划行动。

高一刀和王朋去召集部队,胡义开始安排山头火力。

李有德说过,运粮队会在落叶村吃一顿,所以时间还算充裕。

二连负责重新扒开路上的沟槽,扒出来的碎石什么的,还得抛在路面上拍平,延缓敌人回填沟槽的时间。

胡义的要求是十五分钟不能填完,他要十五分钟,利用火力尽可能多的消灭敌人,这期间,二连不动,防止己方火力误伤。

老赵说他的计算有问题,车队只要填车轮可以通过的两小段就行,所以胡义把九班的捷克式安排在沟槽南边,他亲自掌控,确保车队填不完,确保车队跑不掉。

山头火力布置基本上是平均的,南边是九班的捷克式,北边收尾的是二连的歪把子,王朋连的歪把子更靠近北边,中段全靠石成的大抬杆……

两挺歪把子必须控制住敌人队尾,不能让敌人向北跑,倒不是担心敌人的车队跑了,而是防止敌人从北边绕行上山头。

小红缨也被他安排到了最北边,距离预估的敌人队尾超过二百米,可以冷枪偷袭敌人指挥官和掷弹筒,老赵嘴里的重要目标,他也很清楚。

二连已经上到路上,正在扒路。

胡义召集山头上的所有人,不到二十人,这里都将是参与第一批开火的人,他再次强调,第一批火力的首要目标是掷弹筒,再次掰开揉碎了讲,掷弹筒才是敌人的火力支援中心。

他和九班一起研究过,鬼子的班组进攻战术,依靠的是机枪,这个,只要己方机枪数量够,不被敌人诱惑跟着进攻锋头走,专盯敌人机枪,就能顶住,压制,但鬼子的掷弹筒,才是己方机枪的最大威胁。

关键这东西很难对付,曲射,躲在掩体后也能发射,己方直射火力根本够不着!

伏击的好处,就是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能对敌最具威胁,价值最高的目标进行集火,在敌人找到掩体并躲藏前,杀伤高价值目标。

所以,胡义从昨天定下来哪些人归他管时,就开始不断灌输,首要目标是掷弹筒。

赵保胜没挨过掷弹筒,觉得胡义是被掷弹筒打多了有些应激,但,听多了,也就明白为什么胡义那么忌惮掷弹筒了。

另外,胡义还强调,移动的重要性,不管敌人掷弹筒是不是被消灭,机枪火力,包括石成的大抬杆,都需要移动。

固定位置的机枪,极易被敌人预谋集火,一旦火力中断火力停滞,敌人大量步枪手分组集火,也能压住机枪。

按胡义的经验,实际上机枪的损失,除了掷弹筒,还有就是一直不换位置,被敌人步机枪集火。

山头上都算火力组的人,每个人都被胡义要求记牢这些,即便机枪手打得忘乎所以,也必须按这些要点提醒机枪手。

“会打机枪的人很多,不缺你一个,但那些都是消耗品,只有在战斗中活下来,一次次地活下来,你才能成为一个让敌人害怕,让自己人放心的好机枪手。”胡义最后说一句不那么好听的,就解散,各自就位。

小红缨带着吴石头,还站在原地,胡义拍拍她的伪装,笑:“去吧,狙击手同志,保护好自己。”

“狐狸,我不想待在山头!我要去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