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 第138章 穿越者赵保胜迈出坚实的一步

第138章 穿越者赵保胜迈出坚实的一步(2 / 2)

罗富贵就是想问问老赵,几次缴获的那点钱,都在他那儿呢,能不能换成粮食……

连罗富贵都嗅出粮食会紧张了……忘了问团里有没有垒片梯田出来,好试试堆肥。

赵保胜和罗富贵说,把这点小钱交到团里去,团里采购粮食,价格会比单独买粮便宜一些,九班现在基本不开伙,没必要单独存粮。

其实就赵保胜现在在县城的关系,弄点粮食存起来一点难度没有,量不大,郝云来那儿都能搞定。

九班单独的肉食和蛋白质补充,仍然不能稳定,毕竟每次搞头猪再整香肠什么的,挺麻烦,而且天气暖和了也不好搞。

独立团现在每天都有豆腐供应,虽说量少,可毕竟是比较好的蛋白质来源。

赵保胜吃完饭,让小红缨自己练字,他想把堆肥办法理出来……好像也不行,小丫头旁边坐着,手机没法拿出来。

还是等晚上吧。

赵保胜只好再睡,睡足了晚上才有精神抄写。

……………………

连续两个晚上赶工,赵保胜把现阶段要拿出来的东西给整好了。

有氧堆肥基本原理和土法水泥制造,也都整理出来,这是和垒梯田种菜种粮有关的,需要摸索着干。

异烟肼的相关资料,这是重点,需要八路军的相关单位联系陕北边区,派人联系欧洲,找到当年的论文,再找化学化工方面人才,进行研究。

(异烟肼20世纪初就被发现合成出来了,但一直没发现这东西能治肺结核,算是钻个现实的空子,相关合成的实验论文现在在欧洲并没有被重视,赵保胜查到了,让上级想办法去获得,减小嫌疑。)

破伤风抗毒素和疫苗的基本生产方法,赵保胜也整理出他能查到的资料,也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研究。

这些东西,他都借口是在北平来的那个汉奸那儿看到的,他啥也不懂,只知道这东西人家看得很紧,他找机会偷看,死记硬背,回来默写的,对不对都需要上级安排研究验证。

这个借口其实很烂,但他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还是那句话,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针对的就是师里那位的口味。

成不成的,验证一下也不难,一旦成了,那点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计,八路军就可以凭这个获取巨大利益,增强军备,站得更稳。

青霉素的相关研究制备内容,其实也能弄到,但…菌种是个难点,这个就不是凭努力就能弄到的。

赵保胜拿着这些东西,和独立团陆团长丁政委再次密谈,除了独立团自己可以操作的梯田堆肥这些,着重强调了异烟肼这个需要上级去验证获取的事,必须保密,必须谨慎。

丁政委其实有些将信将疑,小小梅县的一个汉奸,手里怎么会有这么重要的东西?有就算了,为什么没给鬼子?让鬼子去欧洲找,并不难。

赵保胜没办法解释。

他只说汉奸根本不信这些,这些东西混在一大堆情报里面,根本没人注意,他翻过,虽然是情报,但全是过时的情报,就这点有用的。

师政委是新调来的,丁政委并不熟悉,不知道脾性,想让赵保胜一起去师里说明情况。

赵保胜拒绝,理由还是原来的,他的背景调查没明确结果,他不能去。

开玩笑,真像某些穿越小说里意淫的那样,跑去指导人家伟人,别的不说,封了咱这小说,都不用烂柿子领导层出面!

陆团长被老赵说服,还和赵保胜一起做丁政委工作,试试无妨,一旦证实是真实有效的,那收益可就太大了!

陆团长的川音,让赵保胜觉得,他可能也信黑猫白猫的那套实用主义。

丁政委最终点头,以密件形式,附信说明,直接派警卫排护送,直接交给师政委。

赵保胜看着东西送出,长出一口气,自己终于走出这一步,这趟总算是没白穿过来。

陆团长还拉着赵保胜,让他好好讲讲堆肥的事。

这个是赵保胜自称他父亲搞过的,只在沪市院子里种菜用的法子,堆肥的材料也是垃圾箱里找来的。

嗯,这个瞎吹都没事,简单得很,注意要点也写得很清楚,有氧高温堆肥,视频平台上有很多种菜up主实践过的,只不过现在规模大一点。

独立团农民出身的人占绝大多数,试验起来也不麻烦,大不了多试几次嘛。

土法水泥也简单,找个砖窑,甚至自己搭一个也能烧,毕竟这东西赵保胜是考虑砌水池水渠的,不是浇筑混凝土,对强度要求不高,能成形能密缝就可以。

梯田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灌溉,没法灌溉,还是‘望天田’,那可种的东西就得考虑耐旱,产量也不会高。

其实种菜种粮的事情提出来以后,独立团上下就开始在大北庄的边角空地种上了。

种地,赵保胜实在不在行,他只知道土豆玉米可以有高产,听说晋省有国外传教士带来的高产玉米种子,可能有试种,建议陆团长找人打听。

现在梅县山区很多地方都在种红薯,这东西怎么说呢,后世没有被划入主要粮食作物,是有原因的。

它的营养价值,有‘偏科’,这是赵保胜从科普视频里看到过的。

但为什么种这东西多?因为它耐旱啊!

谁不知道水稻小麦好吃?土豆也很好啊,为什么不种?呃…这个是种植习惯,应该多种土豆!

还不是因为没有灌溉条件啊!

太行山缺水,但其实这里处在400毫米降水线范围内啊,属于半湿润区。

缺水,不是降雨太少,而是因为存不住。

梯田想要种得好,必须靠灌溉,没有灌溉,就是望天田,能种出什么,能收多少,全看老天爷。

赵保胜想搞土法水泥,也就是想试验小规模的水窖,水池和水渠。

没有水泥,石头缝密封不了,没法存住水啊。

陆团长和赵保胜细聊了之后,越发发现赵保胜懂的很全面,甚至他都开始想打浑水河的主意了!

修水坝!

不是三峡那种巨型水利设施,而是后世山里常见的拦水坝,漫水坝,鱼鳞坝,为的就是稍稍提高一点水位,给水坝周边提供一个灌溉条件。

种地怎么可能不修水利?

只不过目前没有这个能力而已,畅想总可以的吧?

后世的红旗渠,就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人工水利设施啊!全靠人力!就在梅县北方!(原着小说的梅县,大致就在南太行,这么说,确实问题不大,勿太较真)

两人聊得正热火朝天,李算盘带着人回来了。

这段时间,由基层工作组串联,替供给处联系了好多大山深处的村子,山货,药材,收了一大堆。

这下,赵保胜的身份可以坐实了!

带回来的,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鬼子有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在山里活动,有数个村子遭到破坏,这股鬼子有些神出鬼没,还没被抓住具体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