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少府的新主人(1 / 2)

咸阳,少府官署。

但这地方跟丞相府,御史大夫府那种权力中心不一样,这儿更像一头上了年纪的巨兽,又大又老,还带着点腐朽味儿。

高大的院墙斑驳,门口的石狮子被岁月搞的,棱角都模糊了。

李源拿着那枚沉甸甸的青铜印信,一个人站在这官署门口。这玩意儿,代表少府的最高权柄。

从今天起,他就是这头睡着了的巨兽的新主人。

“吱呀——”

厚重的朱漆大门从里面被拉开。

一行人,早就在门里候着了。

带头的,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人,穿着少府丞的官服,脸很瘦,下巴留着一撮山羊胡。

他脸上堆满谦卑恭敬的笑,看见李源,立马快走几步,深深的鞠了一躬。

“下官,少府丞李贤,带少府的属官们,恭迎令君大人!”

他声音洪亮,姿态做的足,挑不出一点毛病。

“恭迎令君大人!”

他身后,那几十个各司的管事,令吏,也齐刷刷的躬身行礼,声势搞得挺大。

李贤。

李斯的远房族亲,一个在少府这泥潭里泡了三十多年的老油条。

李源的眼神平静的从他那张笑脸上扫过。

他看到那笑脸底下,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审视跟深深的疏离。那是看猎物掉进陷阱的眼神。

“李丞辛苦了。”

李源淡淡的开口,没理会那份疏离,直接迈步进了官署大门。

“不敢当,不敢当!为令君分忧,是下官分内的事。”

李贤连忙跟上,那笑更热情了,姿态也放的更低。

“令君大人刚来少府,估计对各处还不熟,要不要下官给您带个路,参观参观?”

“有劳。”李源言简意赅。

“请!”

李贤立马在前面带路,那热情周到的样,好像李源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一场没声音的交锋,就这么开始了。

少府的官署很大,里头结构复杂,有工官,丞,令跟各种不同的官职。

司署,几乎包了皇室跟国家机器运转需要的所有后勤工造。

“令君请看,这地儿,是我们的东织室,专给宫里提供丝麻布帛。”

李贤指着一间占地很广,里头却只有几个老织工在慢悠悠干活的工坊,一脸“痛心疾首”的叹了口气。

“唉,令君您是不知道,这几年,我们少府的日子,难啊!”

“这东织室,想当年也是有上千个熟练织工的,现在,就剩下不到两百人,还多是些上了年纪的。”

“年轻人,谁还愿意干这又苦又累的活?前几天,下官斗胆上书,想申请点经费,从民间招些新人,可账房那边。。。”

他摇摇头,脸上写满无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李源看着那些快停转的织机,没说什么,只是平静的听着。

见李源不接话,李贤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脸上的愁苦色更浓了。

“令君,这边请。”

他引着李源,又到了一处堆满铜料铁器的库房。

“这里是考工室,管天下兵甲车船的规格样式。令君您看,这些都是顶好的铜,好铁啊!”

李贤指着堆成山的物料,话锋一转,声音又沉了下去。

“可惜啊,料是好料,可我们缺人手啊!”

“您瞧,那边堆着的,都是从北境运来,急着修的破兵甲,已经压了快两月了。”

“不是我们的人懒,实在是。。。实在是人手短缺,忙不过来呀!这要是耽误了前线的军机,下官可是万死莫辞啊!”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看李源的表情,想从那张年轻的脸上找出一丝急躁或动容。

但他失望了。

李源的脸依旧平静。好像李贤说的这些能让任何少府令头大的难题,在他眼里,就是路边的石头,不值一提。

这小年轻,有点东西。

李贤心里呵呵一声,决定下点猛料。

一路走来,李贤的嘴就没停过。

从钟官的铸币量下降,到辨铜的工匠告老还乡。

从藏漆料的仓库漏雨,到供应宫廷的果蔬收成不好。

每个司署,在他嘴里,都成了一个问题多,快要崩盘的烂摊子。

缺人,缺钱,缺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