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260章 开源运动星际高潮

第260章 开源运动星际高潮(1 / 2)

第二百六十章开源运动星际高潮

林枫力排众议推出的“破壁·开源”计划,如同在已近凝固的联盟技术生态中,投入了一块烧红的烙铁。初期,伴随着科学理事会核心成员的强烈抵触、部分加盟文明的观望迟疑、以及不可避免的技术外泄风险,整个联盟经历了一段混乱而痛苦的磨合期。苏晓甚至一度以辞去科学理事会首席职务相威胁,认为这是在“自杀式地分散宝贵的研究力量”。

然而,历史的洪流一旦找到泄洪口,便再难阻挡。当第一批非核心的、关于基础灵能结构解析、常见规则干扰模式识别、以及标准化灵网接口协议的技术资料,通过新建的“星际技术共享平台”向所有加盟文明有限开放后,一场连林枫自己都未曾完全预料到的、波澜壮阔的开源运动,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了整个联盟。

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源于一次看似偶然的“民间”突破。

位于联盟边缘星域的“磐石族”,是一个以灵能工匠技艺闻名的中级文明,此前因其技术体系偏向经验化和艺术化,在科学理事会的标准下长期被边缘化。获得开源技术库的访问权限后,一位名叫“石骨”的天才年轻工匠,在研究了科学派对“负秩序”扰动的频谱分析模型后,结合本族传承的“灵纹共振”秘术,竟独立设计出了一种结构极其简单、成本低廉,但对低强度“负秩序”污染具有奇效的便携式“清障灵纹盘”!

这种灵纹盘无法对抗“收割者”的主力,却能有效净化被轻微污染的水源、稳定小型区域的灵能场,极大改善了边境哨所和难民聚居点的生存环境。更关键的是,其制作方法被石骨毫无保留地上传至共享平台,附带了详细的原理说明和改进建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们也能参与!我们也有价值!”成千上万像磐石族一样曾被忽视的文明和技术工作者,从这小小的成功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参与感。长期被压抑的创造热情和基于各自文明独特视角的智慧,如同火山般喷发出来!

?技术创新的井喷:共享平台上,各种奇思妙想的技术方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文明利用本地特产“荧光水母”的生物特性,开发出能预警特定空间扭曲的“活体探测器”;有传统丹师将古方与科学提纯技术结合,炼出能快速修复规则损伤的“续断膏”;更有独立程序员团队,基于开源代码,开发出能有效识别“收割者”渗透信号的分布式监测算法插件。虽然这些创新大多是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但它们像无数细小的毛细血管,极大地增强了联盟战争体系的韧性和适应性。

?资源利用效率的飙升:开源模式催生了强大的“技术众包”和“资源协同”效应。当一个文明遇到技术瓶颈时,可以在平台上发布需求,往往很快就能得到来自其他星域专家的远程指导或替代方案。闲置的算力、散落的稀有材料、甚至某些文明的独特天赋(如晶歌族的灵能共鸣能力),都在开放协作的模式下被高效盘活,形成了“聚沙成塔”的惊人力量。一个原本需要科学理事会耗时数年、耗资巨大的区域防御网升级项目,在数百个文明工程师的协同攻关下,仅用数月就完成了适配性更广、成本更低的设计方案。

?联盟凝聚力的空前提升:当每个文明都能在对抗共同敌人的事业中贡献一份力量、并看到自己的成果被他人应用和认可时,“星际文明生存联盟”不再是一个遥远而冰冷的概念,而变成了一个真正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技术共享平台成了最活跃的“星际社区”,不同形态的智慧生命在这里交流、碰撞、合作,隔阂与猜忌在共同奋斗中逐渐消融。一种基于开放、共享、协作的新联盟文化,开始取代旧有的、基于权威和垄断的沉闷氛围。

面对这汹涌的“开源”浪潮,以苏晓为首的“纯粹科学派”经历了巨大的冲击和艰难的转变。起初,他们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乌合之众的狂欢”,无法产生真正颠覆性的成果。但随后,几件事实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股力量。

其一,一个由多个中小文明联合组成的“开源算法小组”,成功优化了科学理事会开发的、用于预测“收割者”渗透路径的核心模型,将预测准确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这是理事会内部团队耗时半年都未能实现的突破。优化方案的思路,来自一个偏远气象文明对星云流体力学的研究成果,这是科学派专家从未涉足的领域。

其二,当科学理事会一个重点项目因关键材料“虚空晶尘”短缺而陷入停顿时,正是通过开源平台发出的求助信息,迅速联系上了一个以采矿为主的流浪文明部落,他们不仅提供了替代材料的线索,还派出了最优秀的“深空探矿者”协助寻找,解决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