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京华深院·岁晏情浓(2 / 2)

象征“年年有余”的清蒸东星斑,“富贵团圆”的红烧狮子头,“吉祥如意”的八宝饭,还有陆家老厨子拿手的炭火铜锅涮肉,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席间,不再有中秋时那种隐晦的考校与战略探讨,话题变得轻松而家常。

那位在金融领域颇有建树的表姐,不再问汉东债务,而是笑着打趣陆则川何时请喝喜酒;那位科研所的堂兄,则聊起了最新的人工智能如何帮孩子辅导作业的趣事;孩子们在席间穿梭,学着说吉祥话讨要红包,引得满堂欢笑。

陆则川也卸下了在汉东时的紧绷,微笑着与各位亲戚寒暄,给晚辈们分发红包,偶尔与苏念衾低声交谈,为她布菜,动作自然体贴。

苏念衾落落大方,应对得体,既不过分热络,也不显拘谨,与陆家亲友的交流顺畅而自然,仿佛她本就属于这里。

一位专注于古建筑修复的远房叔公,抿了一口酒,指着花厅的楠木雕花隔扇,对苏念衾说:“念衾是搞历史的,你看这‘万福流云’的纹样,还是乾隆年间陆家祖上督造这宅子时留下的,这木工,这韵味,现在难得喽。”

苏念衾认真端详,微笑道:“叔公说的是,一榫一卯皆见匠心,不仅是技艺,更是时代的气韵。能保存得如此完好,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历史。”

她的话既专业又谦逊,引得那位叔公连连点头,与她又探讨起几处细节,相谈甚欢。旁边一位在文化部任职的堂婶听着,眼中也露出赞赏之色。

除夕宴毕,一年一度的守岁便开始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背景里是电视春晚的喧闹,但主角却是家人之间的温情:品着氤氲的热茶,聊着无关紧要的闲天,或是在牌桌上笑闹一番。

年轻一辈中自有去了现场感受热烈的,但更多的,还是情愿留在家里,陪在老爷子身边,共度这团圆之夜。

孩子们则在院子里,由大人看着,燃放一些安全的烟花,金色的“仙女棒”在他们手中划出明亮的光弧,映亮了一张张兴奋的小脸,鞭炮声也此起彼伏。

陆老爷子精神极好,甚至被小辈们怂恿着,看了一会儿重孙辈表演刚学的童谣,笑得合不拢嘴。

零点的钟声即将敲响,外面的鞭炮声已汇成震耳欲聋的海洋。所有人都来到院子里,等待着新旧交替的时刻。

陆老爷子披着厚厚的大氅,站在廊下,陆则川和苏念衾一左一右陪在他身边。

看着满院灯火,听着震天爆竹,感受着家族血脉的温暖流淌,老人轻轻叹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陆则川和苏念衾耳中:

“国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国。能安一室,方能谋天下。这家啊,有了念衾这样的女主人,才算是真的团圆了,我也就放心了。”

这话语,比任何正式的认可都更有分量。

陆则川侧头看向苏念衾,在漫天绽放的烟花映照下,她的手与他紧紧相握,眼中水光潋滟,是感动,是幸福,更是一种尘埃落定的安然。

“嘭——!”

巨大的烟花在夜空中绽开,绚烂夺目,将这座底蕴深厚的四合院,连同院里每一个人的笑脸,都笼罩在一片璀璨光华之下。

京城的这个除夕夜,陆家深宅之内,充满了最传统、也最真挚的团圆喜庆。

这份由血脉亲情与文化底蕴共同酿造出的温馨,如同最坚实的堡垒,足以让远行的游子获得力量,去面对前方所有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