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颔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扶手:“稳中求进,如同秉烛夜行,深恐一步踏错。则川,你有何具体方略?”
陆则川显然早有谋划,条分缕析:“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分类施策,重点突破,稳中求进’的策略。”
“第一,对于林城黑恶势力这类直接危害社会稳定、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必须坚决打击,毫不手软。让祁同伟亲自牵头,成立专案组,秘密进驻林城,指导陈海开展工作。目标明确:打掉‘刀疤刘’团伙,挖出其在林城的保护伞。”
“但涉及刘新建等更高层级干部的问题,必须严格按程序来,证据扎实一步,向上汇报一步,绝不贸然行动。这既是依法办事,也是避免打草惊蛇,引发更大范围的官场震动。”
“第二,对于吕州矿业、京州商圈这类经济领域的复杂博弈,我们的原则应该是‘规范透明,依法监管,引导发展’。”
“吕州方面,可以派一个由发改、国土、安监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下去,名义上是调研矿业可持续发展,实则是摸清底数,震慑姚卫东,同时也观察龙腾矿业等势力的真实意图。”
“京州方面,可以让李达康去和王大路这些商人接触,明确告知,我们支持合法经营,鼓励发展经济,但绝不允许权钱交易,过去的账,该清的还是要清,想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要引导他们将精力放在正当经营上。”
“第三,”陆则川目光转向高育良,语气加重,“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紧盯田国富,以及他背后可能存在的力量。我总觉得,他才是最大的变数。”
“他现在按兵不动,更像是在等待时机。我们要外松内紧,加强对他的监控,同时,在重大决策上,一定要坚持集体领导,程序合法,不给他任何借题发挥的机会。”
高育良认真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脑中飞速权衡。
陆则川的策略,沉稳老练,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展现了魄力又顾及了稳定,几乎考虑到了所有关键点。
“分类施策,重点突破,稳中求进……”高育良重复着这十二个字,缓缓点头,
“则川,你的思路很清晰,也很稳妥。就按这个方向来。林城打黑,让同伟全力去办,要钱要人,省委都支持。吕州和京州的经济问题,调研和接触可以同步进行,把握好分寸。至于田国富……”
高育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以后他来汇报工作,我就按部就班地听。他不动,我们也不动。但要让他知道,省委的工作,是在阳光下,按规矩运行的。”
翁婿二人在这间静谧的书房里,基本确定了应对当前复杂局面的战略方针。这是一场静水深流般的博弈,比拼的是耐心、智慧和定力。
“则川,”高育良最后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现在走的每一步,不仅关乎汉东的当下,更可能决定着汉东的未来,甚至……我们自己的未来。中央在看着,很多人也在看着。”
陆则川郑重点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窗外夜色深沉如墨,书房内的灯光虽只一隅,却似利剑,试图刺破前方的重重迷雾。
一场针对汉东沉疴痼疾的精密手术,已然定下方案。
而操刀者深知,任何一丝微颤,都可能不是伤及元气,而是引发全局的崩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