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京城连着几场大雪,
把整个城市都裹进厚厚的白色里。
“哇——哇——”
书房里,林卫国刚在一份关于“真空电弧重熔”的技术总结上
写下几个字,就被一声洪亮的啼哭拽回现实。
他放下钢笔,捏捏眉心。
这哭声中气十足,穿透力极强,
除了他那个刚满月的儿子林安国,没别人。
自从当爹,他这个国防科委的特别顾问,
在家里就沦为一个手忙脚乱的新手奶爸。
“林卫国!你儿子又拉了,快去换尿布!”
卧室传来娄晓娥的指挥,话音里笑意藏不住。
“怎么又是我?”林卫国一个头两个大,
他宁可去戈壁滩跟那帮老专家掰扯技术难题,
也不想对付一块小小的尿布。
“闺女我来,儿子你管。男女有别,这是原则问题。”
娄晓娥的理由歪得理直气壮。
林卫国只好苦着脸认命,走到婴儿床边。
小家伙林安国正蹬着腿,小脸涨得通红,扯着嗓子干嚎。
他笨拙地解开襁褓,一股热气扑面。
“嘿!你这臭小子!”
林卫国哭笑不得,赶紧手忙脚乱收拾残局,
好不容易换上干净的尿布,
又眼疾手快躲开一泡突如其来的童子尿。
等把儿子重新包好,小家伙舒坦了,立马不哭,
砸吧着小嘴,眼皮一耷拉睡过去。
“你看你那笨手笨脚的样子。”
娄晓娥倚在床头,笑得眉眼弯弯。
“业务不熟练,得多练习。”
林卫国嘴上不服气,心里却软得一塌糊涂。
他走到床边,看着妻子红润的脸蛋,俯身在她额头上亲一下。
“辛苦你了。”
“不辛苦,”娄晓娥伸手抚平他眉间的褶皱,
“看着他们俩,再累也甜。倒是你人都瘦了一圈,黑眼圈比谁都重。”
林卫国握住她的手,望向窗外。
这个冬天,京城老百姓的心里,不像往年那么冰冷。
街面上的粮店,队伍短了不少。
副食品商店里,偶尔还能凭票买到冻豆腐和过冬的大白菜。
晚饭后,扭开一台崭新的“星火”收音机,
听一段评书,成了许多家庭最惬意的享受。
孩子们感冒发烧,卫生院里三毛钱一针的“甘霖”青霉素,几乎药到病除。
没人知道这些改变生活的“神物”都出自他之手,
但所有人都实实在在感觉,日子正在一点点变好。
可林卫国却知道,这种安宁的日子也许很快就要被打破。
根据他脑中的记忆,明年西南边境那条线上,一场酝酿已久的冲突就要爆发。
那是一场在“世界屋脊”上进行的战争,
高寒、缺氧,环境的恶劣程度超乎想象。
前世的历史里,我们的战士靠着钢铁意志取得胜利,但也付出巨大的代价。
许多牺牲不是因为敌人的子弹,而是因为那恶劣到极致的高原环境。
现在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就绝不能让那样的悲剧重演。
高原作战,缺的是什么?
一是动力。
空气稀薄,所有内燃机功率暴跌,后勤补给上不去,重武器成摆设。
二是轻武器。
低温下枪油冻结,枪械可靠性极差。
士兵体力消耗巨大,武器每轻一克就多一分战斗力。
最关键的是人。
高原反应这个无形的杀手,比任何敌人都要可怕。
这些问题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是无解的天堑。
但在林卫国眼里,每一个问题都有对应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