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钱教授说的对,这方案太不切实际。”
“咱们连滚珠的都搞不定,还搞什么液体?步子太大,容易出事。”
一个戴着深度近视镜的专家扶了扶眼镜,语气里全是泄气。
“别说那种神仙一样的浮液去哪儿找,光是那个零摩擦的密封,就造不出来。”
“密封做不好,液体漏了或者进点灰,整个东西不就废了。”
“我看,还是老老实实照着苏式图纸改,精度低点就低点,先解决有无问题!”
“对!先解决有无问题,再谈好不好!”
会议室里,大部分专家的脑袋都点得像小鸡啄米。
这条路最稳,也最有可能成功。
林卫国提的那个“液浮陀螺仪”,风险太高,跟拿国家的前途去赌没区别。
老将军坐在主位上,眉头拧成一个疙瘩,一句话不说。
他不懂技术,但他听得出这是两种思路在打架。
一边是林卫国这种敢想敢干,恨不得一步登天。
另一边是钱学敏这些老专家,主张脚踏实地,稳扎稳打。
他心里也犯嘀咕。
从感情上他信林卫国,这小子总能搞出奇迹。
可理智又告诉他,老专家们担心的没错。
这可是国之重器,一步走错,浪费的可不只是钱和时间。
更是国家等不起的战略机遇。
老将军琢磨半天,终于开口,口气商量着来。
“卫国同志,老专家们的顾虑也有道理。你看,咱能不能分两拨人?”
“一拨人,继续研究那套苏式图纸,想办法给它完善好。”
“你呢,带另一拨人,去搞你那个‘液浮’方案。”
“这样就算一边不成,另一边还能顶上,双保险。”
老将军这话说得四平八稳,谁也挑不出毛病。
林卫国却摇摇头。
“首长,我不同意。”
这回答干脆得让所有人都愣住。
“我们的资源和时间都有限,根本不够这么分的。”
“把宝贵的人力物力,继续浪费在那张废纸上,就是对国家最大的不负责!”
他的目光挨个扫过在场的人。
“那张图纸错的不是一两个尺寸,是根子上就烂掉!”
“它想用复杂的结构去弥补落后的工艺,结果就是造出来一个娇贵又不顶用的玩意儿。”
“就算我们运气好造出来,也不过是个二流货色!”
“那样的导弹拉到战场上能顶什么用!”
林卫国音调抬高,在会议室里嗡嗡作响。
“我们要造的不是只能看的铁疙瘩!”
“我们要造的是能让敌人睡不着觉的杀手锏!”
“是能一锤子砸下去,换国家百年安宁的倚天剑!”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奔着世界第一去!”
“要造,就造最好的!”
这话让在场的人心里都烧起一把火。
是啊,谁不想造出全世界最牛的武器?谁不想让国家把腰杆挺直?
可光有热血顶什么用。
“林副院长,你的心思我们都懂。”
钱学敏叹口气,苦着脸劝。
“可咱不能光凭一股劲儿啊,科学这东西得讲究实际。”
“你说的那个浮液,那个零摩擦,理论上是好,可眼下这条件就是搞不出来!”
“谁说搞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