燊燊中试棚浸在暴烈的甜香里。LEd光谱模拟盛夏正午,空气灼热干燥,却压不住“红钻”母株最后一批果实的磅礴气息——熟透的草莓混合着蜂蜜与焦糖的浓烈,裹挟新生果实的松木清香,如同熔炉喷发的热浪。
十株标记为“x-7系”的母株如同涅盘的凤凰:
主枝顶果:电子秤红光暴跳【259.1克!】,果形如心脏搏动
剖面监测:糖度仪戳出【17.6brix】(高温胁迫下仅跌0.3!)
硬度追踪:采收后72小时衰减曲线近乎水平(-0.05kg\/2\/天)
累计采收:植株背负的微型记录仪显示【3.21公斤\/株!】
青禾的解剖刀划过顶果剖面。
AR影像里,果肉细胞饱满如石榴籽,果胶纤维网密如龙鳞铠。“FvpGIp2果胶基因把维管束焊成了铜墙,”她刀尖点着萼片基部——那里灰霉菌丝被纳米氧化锌和增厚胼胝质绞杀成干尸,“野种的骨,栽培种的肉,还有...”她猛地刹住,硬生生改口,“...园子的极端炼苗,把它们熔了。”
林枫的虚拟影像炸出金色瀑布:“最终数据锚定!正式代号‘赤焰’!性状表:
单果重:50克(顶果259克)
糖度:17.2±0.5brix(35c棚内)
硬度:3.8kg\/2(采后三日保持3.5+)
早熟性:等同隋珠(首批果较红颜早22天)
抗性:灰霉\/炭疽发病率≤1.5%,白粉病免疫
单株产能:精细管理下突破3公斤!”
林燊燊的目光烙在259克的果实上。指尖拂过果皮——蜡质层下奔涌着被百万分之一元液熔铸的、超越自然极限的生命力。左肩幻痛如淬火后的余温。他划开操作屏:
百亩燎原计划:青龙江畔盐碱改良田划区(ph7.1达标),全智能温室骨架启动搭建
火种分封:组培室“赤焰”脱毒原种苗扩繁十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