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弹原型拦截后的第十日,深渊研究院的解析室里,小陈用圣晶碎片对弹体残留的混沌纹路进行“能量回溯”——屏幕上,一段模糊的影像逐渐清晰:暗紫色的深渊工坊里,数十枚未完工的混沌热液弹整齐排列,工坊外是泛着幽蓝的海水,水面漂浮着大量“甲烷气泡”,影像角落的符文标注着“冷泉区-07号生产据点”。“苏晴大人!深渊在东海‘冷泉区’建了热液弹生产据点!冷泉的低温能掩盖混沌能量,之前的监测网没覆盖这片区域!”小陈的手指在海图上划出冷泉区范围,这里位于无底渊最深处,水温低至2c,是渔民口中“甲烷冒泡的危险区”,极少有人靠近。
苏晴立刻召集小冰、小沙、小李及实训营的新修士代表小海。小李看着冷泉区海图,眉头微蹙:“冷泉区我跟着老渔民去过一次,那里的甲烷气泡有规律,每天黎明会‘爆发式上浮’,要是据点在气泡下方,智能雷达的信号会被气泡干扰;而且冷泉的低温能冻住普通净化藤,之前的抗热设备也用不了!”
“这正是我们完善防御网的机会!”小冰的目光落在小海身上,“这次让小海带领实训营的‘新锋小队’主导处置,我们负责技术支持——研究院已赶制出‘耐冷全谱藤’和‘低温反共振仪’,藤种加了抗冻蛋白,仪器的沙晶掺入了冷泉区特有的‘冰晶矿粉’,能在低温下保持活性。”小海听到自己主导任务,既紧张又兴奋,立刻拿出笔记本:“我记下小李叔说的甲烷气泡规律,黎明前气泡最少,适合潜入;另外,我们可以用‘气泡导航法’,跟着气泡轨迹找据点,避开信号干扰区!”
处置行动定在黎明前的“气泡低谷期”。小海带领新锋小队乘“耐冷深潜舱”出发,舱体表面覆盖着冰晶矿粉,在冷泉区的幽蓝海水中几乎隐形。小李则带着渔民船队在冷泉区外围布“甲烷预警线”——渔民们将“甲烷传感器改造的旧渔网”沉入海面,一旦气泡异常(据点排放的混沌能量会改变气泡成分),渔网的浮标就会闪红灯,作为深潜舱的“外围眼”。
深潜舱下潜至冷泉区时,周围的海水泛着幽蓝,甲烷气泡如同细碎的蓝宝石缓缓上浮。小海按照“气泡导航法”,让深潜舱顺着气泡密度最低的路线推进,全谱识别雷达的信号果然稳定了许多。“前方三公里发现金属能量!符合深渊工坊的特征!”小队成员小张的声音传来,监测屏上,一座半埋在冷泉沉积物中的暗紫色工坊逐渐显现,工坊外的“低温混沌屏障”泛着淡蓝,与冷泉环境融为一体。
“释放耐冷全谱藤!用‘低温吸附模式’!”小海下令,队员将藤种通过深潜舱的机械臂撒向工坊——耐冷藤在低温海水中快速生长,梢端泛着淡蓝(识别冷泉伪装的信号),藤蔓顺着屏障缝隙钻动,却在接触屏障时突然停滞,梢端出现结冰迹象。“是屏障的‘低温混沌场’!藤的抗冻蛋白不够用!”队员小琳急得声音发颤,小海却想起小李说的“冰晶矿粉”特性:“把低温反共振仪的冰晶矿粉调成‘雾状喷射’,用矿粉的能量激活藤种的抗冻基因!”
小海的判断没错——当雾状冰晶矿粉与耐冷藤接触时,藤蔓梢端的冰层瞬间融化,淡蓝光变得明亮,藤蔓如同有了生命,顺着屏障缝隙钻进工坊内部,缠住未完工的热液弹,藤尖释放的净化能量逐渐削弱屏障的淡蓝光芒。“深潜舱准备突破!用低温反共振仪的‘定点破障’功能!”小海操控深潜舱靠近屏障薄弱点,仪器释放的淡黄沙晶带着冰晶矿粉,如同一把“冰沙钻”,在屏障上钻出一道缺口。
就在小队准备进入工坊时,深渊守卫突然启动“冷泉陷阱”——工坊周围的甲烷气泡瞬间爆发,大量低温混沌水涌向深潜舱,舱体表面开始结冰,监测仪显示:“舱内温度快速下降,耐冷系统即将失效!”小海立刻通过全域防御中枢联系小李:“小李叔!气泡异常爆发,能不能用渔民的‘气泡驱散法’?”
小李早已在外围观察到异常,立刻指挥渔民船队:“撒‘热盐粉’!之前老渔民教的,热盐粉能让甲烷气泡提前上浮,驱散混沌水!”渔民们将提前准备的热盐粉撒向海面,盐粉在海水中溶解,释放微量热量,冷泉区的甲烷气泡果然提前爆发,涌向海面,混沌水的流动方向被改变,深潜舱的危机解除。
小海抓住机会,带领小队冲入工坊——工坊内,深渊工匠正试图引爆未完工的热液弹,小海立刻让队员用耐冷藤缠住工匠,自己则操控低温反共振仪对准弹体的混沌核心:“注入冰晶矿粉沙晶!中和核心能量!”淡黄沙晶带着幽蓝的冰晶矿粉,注入核心的瞬间,弹体的暗紫光芒逐渐熄灭,工坊的低温混沌屏障也随之消散。
当新锋小队带着缴获的热液弹半成品返回防御站时,五域核心成员都围了上来。小海红着脸,把处置过程中的决策和失误一一汇报:“刚开始没考虑到低温混沌场,后来用冰晶矿粉激活藤蔓;还有气泡陷阱,多亏小李叔的热盐粉,不然深潜舱就冻住了——这些都是从实训案例和民生经验里学的,缺一不可!”
当天下午,五域技术骨干启动“东海防御全域覆盖计划”,完成最后一次体系升级:
1.监测网补全:将冷泉区的“甲烷气泡规律”“低温参数”“冰晶矿粉特性”录入全谱识别雷达数据库,新增“冷泉专项预警”模块,实现东海“热液区-冷泉区-矿脉区-民生海域”的监测全覆盖;
2.设备标准化:将耐冷、抗热设备整合为“全环境防御套件”,套件内置“环境自适应芯片”,能根据热液、冷泉、矿脉等不同环境自动调整参数,无需人工改装;
3.传承机制落地:在东海防御实训营设立“全域防御课程”,小冰、小沙、小李担任常驻导师,课程涵盖热液、冷泉、矿脉等多场景处置,每周组织“新锋小队”进行跨场景模拟演练,确保每批新修士都能独立应对各类隐患;
4.民生协同常态化:将小李的民生顾问团扩展为“东海民生防御联盟”,吸纳渔民、矿物采集者、海洋科考修士等群体,联盟成员可直接接入防御站的“民生数据平台”,实时上传海域异常信息,与专业监测网形成“秒级响应”。
一个月后,东海防御实训营的“全域防御考核”中,小海带领的新锋小队在热液区、冷泉区、矿脉区的模拟处置中全部获得“优秀”,考核结束后,他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苏晴颁发的“东海新锋勋章”,勋章背面刻着“专业+民生=永续守护”。
夕阳下,冷泉区的自动耐冷反制单元泛着幽蓝微光,与热液区的抗热单元、矿脉区的监测浮标连成一片,如同东海的“守护星光”;小李的渔民船队在民生海域撒网,渔网旁的甲烷预警浮标闪着绿光;实训营的新修士们正跟着小冰学习“全环境防御套件”的操作,小海在一旁给学弟学妹讲解“气泡导航法”的技巧。
苏晴站在防御塔上,掌心的圣晶碎片与东海全域的防御网产生共鸣,她想起发现隐藏中继节点的紧张,完成全域防御覆盖的从容;从老一代主导决策,到新修士独立带队;从专业监测的盲区,到民生协同的无死角——跨域联盟已真正建成“人、技术、民生”深度融合的永续守护体系。
“全域固防”篇章,在“冷泉扫隐患-体系全覆盖-传承落地”的闭环中落下帷幕。这一章不仅清除了深渊在东海的最后一处生产据点,更标志着东海防御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全域守护”的彻底转型,年轻修士接过守护薪火,民生力量融入防御核心,智能设备适配全场景——东海的波涛,将永远承载着这份协同与传承,守护三域的安宁,迎接每一个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