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绿皮科技”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第一枚复制品,他选择将其与一块从帝国穿梭机上拆下来的、还算完整的引擎耐热瓦进行融合。——他寻思着,这玩意儿既然耐热,那跟引擎凑一块儿,肯定能让引擎更给力。
第二枚,他将其与「星座深潜」头盔的核心模块(的复制品)进行融合。——俺寻思,这玩意儿能看那么远,装火箭上,肯定能让火箭看得更远。
第三枚,他干脆把高强友情赞助的、一根据说能自我修复的“坚韧藤蔓”给缠了上去。——俺寻思,这玩意儿能自己长,那火箭是不是也能自己修了?
……
江心月在一旁看着他那充满了逻辑学奇迹的、堪称“行为艺术”的科研操作,已经彻底放弃了思考。她只是默默地开启着自己的领域,随时准备在那一堆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融合召唤”爆炸之前,按下“S\/L”键。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这一连串充满了“wAAAGh!”精神的、简单粗暴的研发之中飞速流逝。
当太阳即将落山时,一片全新的、充满了科幻气息的火箭阵列,已然取代了原先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代机”。
有的火箭,外壳上布满了如同生物甲壳般的纹路,看起来坚固了不少。有的则在头部加装了更加精密的复合式传感器阵列。而其中最成功的一款“三代机”,其尾部的喷口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得更加巨大,也更加复杂。
经过试射,这枚“三代机”的最大爬升高度,已然轻松突破了二十万米,虽然依旧没能摆脱引力井,但其性能,相较于第一代那个只能勉强够到平流层的“小可怜”,已然是天壤之别。
林天鱼看着那份喜人的测试报告,满意地点了点头。
照这个“进化”速度,恐怕用不了几天,他就能搓出一个能稳定进入近地轨道,并且还带全套高精度侦察设备的“完全体”了。
至于科研的“代价”,那便是“一号中央都市”周边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又莫名其妙地多出了好几千亩。
林天鱼那套充满了“俺寻思”精神的绿皮科技,突出一个简单粗暴,失败率高得吓人。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一堆珍贵的原材料变成了一滩毫无价值的工业垃圾。而江心月那堪称“S\/L大法”的【命理纠偏】,虽然能将这些报废的材料完美复位,但融合本身也是需要消耗能量与EV的。
于是,为了补充那点可怜巴巴的EV,林天鱼只能勤勤恳恳地出门“打野”。
而他打野的方式,也同样充满了绿皮精神。
“一号中央都市”的居民们,在这几天里,已经对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见怪不怪了。
昨天,城东那座挡住了日出,被地质学家标记为“毫无开采价值”的秃头山,还好端端地立在那儿。今天早上起来一瞅,嘿,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广阔得能直接拿来当机场跑道的、平整得不像话的肥沃平原。
前天,城南那片乱石嶙峋,连异星甲虫都不愿意去啃的戈壁滩,还是一副寸草不生的鬼样子。今天下午,垦殖兵团的勘探队再去勘察的时候,发现那里的石头全都不见了,只留下一片松软的、可以直接开着播种机进去撒种的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