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华影的办公室,梁百韬便忍不住对张华说道:
“张生,这段时间你真是让我开了眼界!20亿的借贷,换旁人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你不仅敢提,还把利弊算得明明白白,连荣老都被你说动了,要给中鑫买栋大厦!”
他的语气里满是毫不掩饰的钦佩。
张华脸上不见丝毫松懈,语气平静道:
“20亿借贷只是谈妥了框架,在没有和置地签订合同前、一切都是空话。现在最要紧的,是联系汇丰谈好金山大厦的收购。”
梁百韬闻言一愣,满脸困惑地追问:
“张生,我们不是已经跟中鑫谈好20亿,足够收购置地的资产了吗?怎么还要找汇丰借贷?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张华嘴角勾起一抹深意:“中鑫的资金是兜底,但汇丰作为港岛本土大行,跟置地、怡和这些英资洋行打交道多年。只有得到他们的同意和帮助,才能把实实在在的资产吃下去。”
梁百韬听到这里,猛地倒吸一口凉气。
眼睛瞬间瞪圆了,声音都因为震惊而有些变调:
“张生!你……你难道是想……两边通吃?!”
他感觉自己喉咙有些发干,几乎是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仿佛怕被什么看不见的人听去。
这……这可是带着华影在走钢丝啊!
一旦市场有半点风吹草动,或者收购后收益不及预期,光是两边的利息就能把华影彻底压垮!”
梁百韬脑海里飞速计算着可能的债务规模和现金流压力,越想越是心惊肉跳。
一把梭哈将负债率拉到接近50%,这已经超出了他熟悉的资本运作范畴,更像是一场豪赌。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兀地响了起来。
梁百韬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看向张华请示道:
“汇丰的来电!”
张华接起电话:“喂,我是张华。”
电话那头,传来了汇丰银行大班沈弼那口带着典型英伦腔调的粤语。
声音平和,却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怨气:
“张生,我听说你刚刚去拜访了中鑫的荣先生?看来,我们之间的合作不是很愉快!”
张华语气里还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
“沈弼先生的消息真是灵通。不错,确实是去谈了谈合作。不过,我与汇丰的合作意向,从未改变。中鑫是家人,汇丰是伙伴,这一点,我分得很清楚。”
电话那一头陷入沉默,明显他被张华的话语绕懵了。
张华直接切入主题:“正好沈弼先生来电,关于金门大厦的收购,我依然希望能得到汇丰的支持。我的预期是,收购价控制在7亿港元之内,并且,”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清晰地说道,“我希望利率方面,汇丰能给予最大的优惠。”
电话依然沉默了片刻,显然沈弼在快速权衡。
张华去过中鑫,这无疑增加了华影的筹码,也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华影并非只有汇丰一个选择,但同时,张华又明确表示继续与汇丰合作,又展现了足够的诚意。
几秒钟后,沈弼的声音再次响起,恢复了公事公办的沉稳:
“7亿的价格,我们可以协助帮忙收购。至于利率……基于华影良好的信誉和建立我们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汇丰可以提供低于市场水平的优惠利率。”
“非常感谢沈弼先生的支持!”
张华的笑容变得真切了一些,“我在港岛停留的时间不多,希望能尽快见到合同协议的签订。”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张华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