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青萝小心地放进怀中,解开腰间的九盏茶具。虽不能完全催动,但茶具在她掌心微微震动,散发出淡淡的清光,将周围的碎石都震开几分。茶心深吸一口气,想起树祖说过的“茶显本真,以心为引”,指尖划过茶具边缘,将仅存的灵力注入其中。
“一群丧家之犬,也敢负隅顽抗!”为首的壮汉稳住身形,再次挥斧砍来,斧风裹挟着血腥气,“掌门虽被封印,但他老人家留下的力量还在!今日定要将你们挫骨扬灰,为掌门解封!”
密道顶部突然砸下一块磨盘大的巨石,正好挡在众人与追兵之间。文正先生趁机喊道:“慧觉师兄,借你佛光一用!”他将折扇掷向空中,扇面金光与慧觉的佛光交织,在巨石前形成一道临时屏障。
“茶心小友,出口左侧有处暗门,是老衲早年云游时偶然发现的!”慧觉禅师一边维持屏障,一边急声道,“暗门外是悬崖,虽险但可脱身!快!屏障撑不了三息!”
茶心顺着慧觉指引的方向望去,果然见巨石旁的岩壁上有一处不起眼的凹陷,隐约能看见石门的纹路。她立刻抱起青萝,转身对剩下的弟子喊道:“跟我来!”
“想跑?没那么容易!”壮汉怒吼着劈开屏障一角,剑气直逼茶心后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茶心怀中的九盏茶具突然发出一声清鸣,玄鉴留下的青竹杖也泛起绿光,一道淡绿色的茶气屏障瞬间形成,挡住了剑气。
“是玄鉴先生的力量!”茶心眼眶一热,不再迟疑,推着弟子们钻进暗门。身后传来慧觉和文正的断喝,伴随着巨石坍塌的巨响,将追兵暂时挡在了外面。
暗门后是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窄道,尽头果然是一处悬崖。夜风呼啸,带着山间的雾气,下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弟子们面面相觑,都露出绝望之色——前是悬崖,后是追兵,这简直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茶心走到悬崖边,望着下方翻腾的云雾,忽然想起玄鉴曾说过“云雾顶虽险,却有古道相连”。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青竹杖,又摸了摸怀中发烫的玉质茶叶,心中一动。她将玉质茶叶按在青竹杖顶端,催动最后一丝本源灵力。
青竹杖突然发出耀眼的绿光,杖身浮现出细密的纹路,化作一道青翠的藤蔓,顺着悬崖壁垂了下去,正好落在下方一条隐蔽的石阶上。那石阶被云雾笼罩,若非藤蔓指引,根本无法发现。
“是古道!”一名弟子惊喜地喊道,“是通往山外的古道!”
茶心松了口气,刚要让众人顺着藤蔓下去,身后的暗门突然被劈开,壮汉带着追兵冲了进来,巨斧直指她的后背:“哪里逃!受死吧!”
“你们先走!我来挡着!”茶心转身举起青竹杖,茶具在她身前盘旋,形成一道薄弱的屏障。她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但只要能为众人争取一点时间,便不算辜负玄鉴的牺牲。
就在巨斧即将劈中屏障的瞬间,悬崖下方突然传来一声震天的轰鸣,整座山体剧烈摇晃。追兵们脚下一滑,纷纷摔倒在地。茶心趁机推着最后一名弟子爬下藤蔓,自己也抓着藤蔓往下滑去。
她回头望去,只见身后的遗迹已经完全崩塌,巨石滚落,将暗门彻底掩埋,追兵的嘶吼声也被崩塌声吞没。但她心中没有丝毫轻松——刚才那声轰鸣并非单纯的崩塌,更像是某种力量被激活的征兆。
顺着石阶往下走,云雾渐散,茶心怀中的灵犀虫不知何时已经碎裂,但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远方还有几道若有若无的气息正在靠近,带着与清虚子同源的阴寒。
“清虚子虽被封印,但他的势力果然还在。”茶心握紧了青竹杖,怀中的青萝轻轻蹭了蹭她的胸口,像是在安慰她。她抬头望向远方,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涤尘轩……回去之后,怕是又要不得安宁了。”
一行人沿着古道默默前行,谁都没有说话。晨曦透过云雾洒在他们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茶心知道,这场逃亡还未结束,而玄鉴的牺牲、青萝的重伤、陆羽的传承,都让她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她不会退缩——正如玄鉴所说,茶者,当守本真,护正道,纵前路荆棘丛生,亦要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