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民初的一个小山村里,生活着福贵和翠兰这对年轻夫妻。
他们的日子过得平淡而安宁,直到他们的孩子出生,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孩子取名为宝儿,刚满月时还是个乖巧可爱的小家伙,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然而,就在宝儿两个月大的时候,每到深夜,他总会突然放声大哭,那哭声尖锐凄厉,仿佛能刺穿人的耳膜,让人毛骨悚然。
起初,福贵和翠兰以为宝儿只是饿了或者尿布湿了,可无论他们怎么哄,怎么检查,宝儿依旧哭个不停。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几个夜晚,福贵和翠兰被折磨得疲惫不堪。
翠兰抱着宝儿轻轻摇晃,眼中满是焦虑和心疼,“福贵,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这样哭下去可怎么得了?”
福贵皱着眉头,在屋里来回踱步,“我也不知道啊,是不是孩子哪儿不舒服?”
村里的老人们听到宝儿整夜啼哭不止的事情后,一个个都忍不住摇着头连连叹息:“哎呀呀,依我看呐,这恐怕是那传说中的夜哭郎在作祟哟!”
起初的时候,福贵和翠兰两口子对这种迷信的说法压根就不相信。他们觉得孩子哭闹无非就是饿了、渴了或者身体哪里不舒服罢了。
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宝儿的哭声不仅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反而变得愈发厉害了起来。每到夜晚降临,那凄厉的啼哭声便会划破寂静的夜空,让人听了心里直发毛。
就在这样一个令人揪心的夜晚,宝儿再一次毫无征兆地放声大哭起来。
翠兰心急如焚地将宝儿紧紧搂在怀中,眼眶里噙满了泪水,声音颤抖着说道:“福贵啊,你瞧咱们家宝儿哭得这么凶,是不是真像村里那些老人讲的那样,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给缠上啦?要不……要不咱们也学学人家,去贴个纸条试试看能不能管用呢?”说着,她一脸无助地望向身旁同样忧心忡忡的丈夫福贵。
福贵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
第二天,他们在村子的各个角落贴上了写有“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的纸条。可是,宝儿的夜哭并没有因此停止。
夜晚,福贵坐在床边,双手抱着头,“这到底该怎么办?难道真的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缠着宝儿?”
翠兰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福贵,我害怕。”
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儿不仅夜哭不止,身体也变得越来越虚弱。福贵和翠兰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
一天,村里来了一个游方的道士。道士听闻此事后,来到了福贵家。他在宝儿的房间里转了一圈,然后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
福贵和翠兰紧张地看着道士,大气都不敢出。
道士睁开眼睛,说道:“这孩子是被鬼上身了。”
福贵和翠兰听了,吓得脸色惨白。
翠兰声音颤抖地问道:“道长,那可有办法救我家宝儿?”
道士捋了捋胡须,“办法倒是有,不过需要一些东西。”
福贵连忙说道:“道长,您尽管说,只要能救宝儿,让我们做什么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