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八年七月初一,大庆殿大朝会。
朔望大朝,仪典庄重。然而,在例行的政务奏报之后,朝堂的气氛便陡然变得微妙起来。礼部尚书白时中率先出列,手持玉笏,躬身奏道:
“陛下,自平定西夏,威加海内,万象更新。臣等以为,当改元以彰盛世,应天顺人。伏请陛下圣裁,更定新年号,以昭示天下,开启新篇。”
这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不少大臣纷纷附和。
然而,端坐于御座之上的赵佶却只是澹澹地摆了摆手:“年号之事,容后再议。朕今日,更想听听诸位爱卿,对近来朝野上下,另一桩热议之事,有何见解。”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丹墀下的文武百官,最终停留在几位面露激愤之色的文臣脸上:“朕听闻,对于朕在将作大营颁行的《匠人定级授俸新制》,朝中颇有些……不同的声音?”
此言一出,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短暂的寂静后,御史台中一位素以迂阔着称的御史王礼甫立刻出列,声音洪亮中带着不满:
“陛下!臣正要弹劾工部及将作监!《礼记》有云:‘奇技淫巧,以悦妇人’。工匠者,百工之属,贱役也!陛下竟授以品秩,比拟朝臣,甚至最高者堪比一品!此乃混淆贵贱,颠倒伦常!长此以往,恐使士人寒心,礼法崩坏啊陛下!”
他一带头,几名守旧的翰林学士、给事中也纷纷出列附和:
“王御史所言极是!匠人终日与斧斤、泥涂为伍,浑身污浊,岂可与我等读圣贤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士人同列朝堂品秩?”
“陛下!此举太过!赏赐金帛已是皇恩浩荡,如今竟要定品授俸,闻所未闻!”
“若匠人可轻易得此高位,谁还愿寒窗苦读?天下士子之心若散,国将不国!”
文臣班列中,议论声、反对声渐起,虽非全部,但声势不小。连一些武将也面露不解,显然对如此抬高匠人地位感到困惑。
面对这汹涌的质疑,赵佶的脸上不见丝毫怒意,反而缓缓起身,走到了御阶边缘,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