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的丝线,开始将她自身、母亲未竟的研究、以及这危险而诱人的理论,前所未有地紧密编织在一起。
然而,拼图还差最后一块,也是最沉重的一块。就在她试图沿着这条线索,寻找更多关于图案与理论具体关联的细节与数据时,一份被多次加密、覆盖、甚至经过物理层面擦写企图彻底销毁的研究报告摘要,如同幽灵般出现在她视野的边缘。报告正文的内容大多已被不可恢复地删除,只留下一些断断续续的批判性词句。但在那严厉批评“逆基因流”理论过于激进、认为其
“潜在代价不可估量”
、并强烈建议予以永久封存的核心结论下方,署名处虽然经过了反复的、恶意的数字化涂抹,但在机械心强大的图像增强与笔迹模式识别能力全力运转下,一个名字的轮廓,被强行从像素的混沌中还原出来,依稀可辨——
林渊。
父亲!
他……他竟然是这个理论的早期研究者之一?而且,从这报告的措辞和立场来看,他后来竟然成为了主要的、态度鲜明的反对者?
更令人心神不宁的是,在这份报告的边缘,还有一行几乎淡不可见、墨迹与正文打印体截然不同的、似乎是后来仓促添加的手写注释,笔迹带着一种熟悉的、她曾在父亲旧物上见过的急促与凝重:
“风险指向……关键变量缺失……或与‘摇篮原生质’特性有关?”
“摇篮原生质”……又一个与“摇篮”紧密相关、听起来仿佛蕴含着生命本源的、完全陌生的词汇。
林蔷薇猛地切断了数据连接,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推了一把,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不得不伸出手扶住旁边冰冷粗糙的金属墙壁才勉强站稳。脑海中信息爆炸后的硝烟尚未散去,无数线索、警告、可能性与沉重的疑问在其中激烈碰撞,如同经历了一场席卷一切的精神风暴。
她是钥匙。
母亲痴迷的敦煌藻井,可能是最初的灵感源头与必需的媒介。
父亲,是知情者,更是充满忧虑的反对者。
而一切线索的矛头,依旧坚定不移地指向那个神秘的——“摇篮”。
“逆基因流”不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充满距离感的理论名词,它被注入了血肉、亲情、未解的谜团以及沉重的伦理抉择。父亲警告的“不可估量的代价”究竟是什么?“摇篮原生质”在这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解药,还是……另一种形态的毒药?
她低下头,看着自己摊开的、微微颤抖的双手。这双手,可能掌握着撬开母亲意识牢笼、逆转生命倒计时的唯一方法,却也可能同时蕴含着父亲曾深切恐惧的、足以吞噬一切的、不可估量的代价。
前路依旧被浓雾笼罩,但迷雾中显现的轮廓,却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令人心悸不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