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把车停在锈迹斑斑的大门前,打量着眼前的废弃工厂。\"红星纺织厂\"的招牌歪斜地挂着,其中一个字已经脱落。铁门上的锁链看上去很新,与周围破败的环境格格不入。
作为城市规划局的新人,他的任务是评估这片工业遗址的改造价值。他掏出钥匙,打开那把新锁——据说上周还有流浪汉在这里过夜,政府不得不加强安保。
推开铁门时,刺耳的吱呀声在空旷的厂区内回荡。林伟皱了皱眉,打开手电筒,走进这个被时间遗忘的地方。
主厂房内部比想象中更加破败。巨大的纺织机器如同史前巨兽的骨架,静静地伫立在昏暗中。地面上散落着各种零件和碎布,空气中弥漫着铁锈、机油和陈年灰尘的混合气味。
林伟打开平板电脑,开始记录建筑结构状况。就在这时,他听见远处传来一声轻微的金属碰撞声。
\"有人吗?\"他高声问道,声音在空旷的厂房内产生多重回音。
没有回应。只有风穿过破碎窗户的呜咽声。
林伟摇摇头,继续工作。这种老建筑有点声响很正常。他沿着生产线向前走,拍摄机器和墙壁的状况。
在厂房的中心区域,他发现了一样不寻常的东西——一台织布机被擦得锃亮,与其他布满灰尘的机器形成鲜明对比。更奇怪的是,上面还装着一卷崭新的白布。
\"真奇怪。\"林伟自言自语,伸手触摸那卷白布。质地细腻,确实是上等棉料。
就在他缩回手的瞬间,织布机突然自动启动了。
嗡——
机器发出低沉的轰鸣,梭子开始左右穿梭,白布缓缓织出图案。林伟吓得后退几步,差点摔倒。
\"不可能...\"他喃喃道。这台机器早就该断电了。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织出的布上逐渐显现出一个模糊的人脸图案。那张脸扭曲痛苦,嘴巴大张,像是在无声地尖叫。
林伟转身想逃,却发现来时的路被一堆不知何时倒下的机器零件堵住了。他急忙掏出手机,发现没有信号。
\"救命!有人吗?\"他大声呼救,但回应他的只有织布机规律的轰鸣。
突然,机器停了下来。厂房重归寂静,只有林伟粗重的呼吸声。他小心翼翼地走近织布机,看见那块布上的人脸已经完整,那双绣出来的眼睛似乎在死死地盯着他。
林伟感到一阵恶寒,决定寻找其他出口。他绕到机器后方,发现地上有一本蒙尘的笔记本。
翻开笔记本,扉页上工整地写着:\"红星纺织厂事故记录,1987年6月-11月,记录人:王卫东\"
林伟找了个相对干净的地方坐下,借着手电筒的光阅读起来。这本笔记详细记录了1987年工厂发生的一系列怪事:
6月15日:女工李秀英在3号织布机前晕倒,声称看见布上出现她已故母亲的脸。
7月3日:夜班保安报告听见车间传来织布声,检查时却发现所有机器都未通电。
8月22日:三名女工同时病倒,症状相同——高烧、呓语,都说看见了\"布上的鬼脸\"。
记录在11月3日戛然而止,最后一页只有一行潦草的字:\"它醒了。我们都逃不掉。\"
林伟合上笔记本,背脊发凉。他抬头看向那台诡异的织布机,发现上面的布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血红色。
\"见鬼。\"他低声咒骂,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离开这里。
就在他试图搬开堵路的零件时,远处传来了脚步声。很轻,但在这死寂的环境中格外清晰。
\"谁在那里?\"林伟握紧手电筒,当作武器。
脚步声停止了。然后,一个女人的声音轻轻响起:\"你看见我的孩子了吗?\"
林伟浑身僵硬。声音来自他身后,但他确定那里刚才空无一人。
他缓缓转身,看见一个穿着八十年代工装的女人站在织布机旁。她的脸色苍白,眼睛下方有浓重的黑眼圈。
\"你...你是谁?\"林伟声音颤抖。
\"我叫李秀英。\"女人轻声说,\"我在这里找我的孩子。\"
林伟想起笔记本上的记录:\"1987年晕倒的那个女工?\"
女人点点头,伸手抚摸那台织布机:\"他们说我疯了,但我知道真相。这台机器...它吃掉了我的孩子。\"
林伟慢慢后退:\"我不明白...\"
\"它需要生命。\"李秀英的眼睛突然变得空洞,\"织布需要线,而最好的线...是灵魂的丝。\"
话音刚落,织布机再次启动。这次速度更快,梭子几乎化作一道虚影。血红的布上开始织出新的图案——一个婴儿的脸。
林伟感到一阵恶心,转身拼命搬动堵路的零件。令他惊讶的是,这次他轻易地搬开了一个箱子,露出后面的通道。
他不顾一切地冲进通道,听见李秀英在身后呼喊:\"别走!帮我找到孩子!\"
通道又窄又暗,林伟只能凭感觉向前跑。不知跑了多久,他看见前方有微光,是一扇半开的铁门。
推开门,他发现自己来到了另一个车间。这里更加破败,墙上布满了奇怪的污渍,像是干涸的血迹。
车间中央,十几台织布机排成整齐的队列。每台机器上都装着不同颜色的布,而且都在缓缓运作,发出低沉的嗡鸣。
\"这不可能...\"林伟喃喃道。这个车间应该早就断电了。
他走近最近的一台机器,看见上面织的是一张老人的脸,表情安详。第二台织的是一张年轻男子的脸,惊恐万分。第三台...
林伟倒吸一口冷气。第三台织布机上,赫然是他自己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