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77年高考又一春 > 第159章 潜力人才

第159章 潜力人才(2 / 2)

他心中更是明白,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份方案文本,更是横亘在许多人心中的思想壁垒——这壁垒,源于固化的观念,源于对打破常规的顾虑,也源于对承担责任的畏惧。

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受过往经历和环境影响,一旦形成便不易改变,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耐心才能突破。

他将方案合上,放在锡壶旁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样吧,这个方案我们先不急着定。大家回去再琢磨琢磨,多征求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和专家的意见。一周后我们再开个会,共同商议一个更好的办法。”

窗外的蝉鸣声依旧清晰,可他心中已然有了方向:这道思想的壁垒、这份固化的观念,即便再难突破,也必须全力打破。

为了那些渴望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为了未来的发展,他必须坚定地迈出这个步伐,哪怕这一步要面对更多压力与挑战。

夏夜,蝉鸣声此起彼伏,让宁静的胡同多了几分喧闹。即便到了夜晚,空气中仍残留着白日的燥热。

但在一处挂着\"静\"字木牌的书房里,灯光却一直亮到深夜。窗纸上映出一个弓着背的身影——花白头发的他正伏案工作。

手中的钢笔在纸上快速书写,偶尔停下揉揉发胀的眉心,指节上还沾着未干的墨水。

书桌案头堆叠着厚厚的《人才普查汇总表》。表格的空白处早已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

有的标注着“紧急核查!某县缺乏合格物理教师”,有的用红圈突出“某地高校实验室闲置率高达七成”。

\"解决……招生……\"这件事,说起来简洁明了,真正落地实施,却面临重重困难。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当时的发展背景下,能推动发展、打开局面的关键突破口,就聚焦在\"发展科学、重视教育\"这一核心任务上。

这并非他首次关注教育领域的改革。两年前的一个春天,他就曾关注过从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学生的可能性。

当时,一份相关的试行办法刚有雏形,就在复杂的形势下被搁置了。

远在陕北农村的李老师,当时正在灶台前烧火。听说这个消息后,手里的柴火一下子掉在地上。

他盯着灶膛里跳动的火苗愣了许久,嘴里反复念叨着\"有希望了,孩子们有读书的希望了\"。

可没过几天,\"方案暂缓\"的消息传来。李老师连夜把藏好的《物理教材》小心翼翼地裹进粗布衣衫,紧紧压在炕席底下。

激动的泪水滴落在泛黄的纸页上,晕开了\"牛顿运动定律\"几个字——那份短暂燃起的希望,刚刚照亮沉寂已久的求学之路,却又很快黯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