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77年高考又一春 > 第102章 老茧生春

第102章 老茧生春(1 / 2)

可现在,这承载着她所有思念和寄托的笔尖,扭曲了!像一个丑陋的伤口!那些深藏在日记本里,写了又撕、撕了又写,最终也没敢寄出的滚烫心事,仿佛也随着这变形的金属一起,被无情地撕扯、扭曲!

钢笔摔落在地的脆响,像一道惊雷,劈开了她心底埋藏了八年的自欺欺人!

她一直在等啊!等岳卫东信里那句反复出现、如同咒语般的承诺:“坚持住!三年!等我轮休探亲,就能重逢了!”

可最近几封信,他的字迹越来越潦草,越来越匆忙。他说北大荒的暴风雪刮起来能吞掉人,巡逻时得一只手扶着冰冷的钢枪,另一只手死死捂着心口——因为钢笔和她偷偷夹在信里寄去的小照片,都贴着心口放着,怕被风雪卷走冻坏。而他最新那封信的落款处,竟然洇开一小片模糊的深色痕迹……是融化的雪水不小心滴上去了?还是……胡悦猛地打了个寒颤,不敢再想下去!

此刻,这枚扭曲的笔尖,像一面残酷的魔镜,瞬间刺穿了时空的阻隔!在它诡异的金属反光里,胡悦仿佛看见了!看见了呼啸的北国风雪中,那个总在信笺末尾笨拙地画上一颗五角星的青年,正颤抖着用冻得红肿裂口的手指,哆哆嗦嗦地擦亮一根宝贵的火柴,小心翼翼地凑近冻硬的笔尖,试图融化凝结的墨水和冰冷的金属……

胡悦浑身一个激灵,像是被冰水从头浇到脚,瞬间清醒!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桌上那封刚写完、墨迹未干的给大哥胡强的长信,又瞥见旁边摊开的日记本上,自己刚刚还少女怀春般写下的关于华庆军的点滴……

她的脸“腾”地一下,火烧火燎!

“胡悦啊胡悦!”她在心里狠狠地唾弃自己,“你还写什么信劝大哥‘清醒’?!你自己呢?!一边揣着旧信物念着旧人,一边对着新来的干部脸红心跳!你……你真是……”华庆军眼中那种纯粹的、毫无杂质的理想光芒,像一道强光,猝不及防地照亮了她心底某个尘封已久的角落!

闸门轰然打开!记忆的洪水奔涌而出!

那些曾经响彻云霄、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的口号,如同昨日重现,在她耳边嗡嗡作响: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接受再教育,扎根农村干革命!”

时代的洪流如同挣脱束缚的黄河之水,浩浩荡荡,奔涌向前!裹挟着千千万万像胡悦这样的城市青年,告别熟悉的街道和父母温暖的怀抱,背上简单的行囊,义无反顾地踏上未知的旅途。他们奔赴四面八方的农村,插队落户的身影,如同一颗颗投入大地的种子,在共和国特殊的历史篇章中,刻下了深深浅浅、难以磨灭的印记。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他们以亲身实践、躬身入局的姿态,开启了一段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艰辛岁月。

时光的河流总是悄无声息地冲刷着人们的记忆,但对于胡悦这批被称为“老三届”的知青来说(指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他们简直就是时代洪流冲击下首当其冲的“歪脖子树”!既承受着浪潮最猛烈、最直接的拍打,也注定成为后来者回望这段历史时,无法绕开的、带着复杂感慨的注脚。

胡悦那只视若珍宝的旧檀木箱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厚厚一沓书信。那是数百封来自天南地北知青点、穿越千山万水抵达她手中的信件。泛黄的信纸,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汗水和泪水,倾诉着迷茫与坚韧。她无比珍视这些信件,近乎固执地相信着,终有一天,这些浸透了青春血泪的文字,会化作铸就历史的金戈铁马,以气吞山河的气势,向后人讲述他们这一代“老三届”人独一无二、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