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逆天悟性:我在修仙界证道长生 > 第187章 文以载道,修得浩然正气

第187章 文以载道,修得浩然正气(2 / 2)

诗文一出,便引得满座惊叹。

“短短时间竟能写出如此雄文,'小诗豪'果然名不虚传。”

“既展现了坚韧不拔的品格,又抒发了勇攀高峰的志向,想必能获得道碑认可。”

“.....”

听着众人赞誉,郭若非面露傲色,俨然胜券在握。

然而当他走过十道石碑时,碑林依旧沉寂无声,他的脸色渐渐难看起来。

“或许是尚未遇到共鸣的道碑.....”

郭郭若非不死心,硬是走完七十二道石碑,却始终未能引动半点文气。

他终于按捺不住,怒吼道,“不可能!我的诗文怎会毫无才气?定是石碑出了问题!”

他面目狰狞,正欲上前理论,几名侍卫已将其擒拿。即便被制住,他仍梗着脖子叫嚷不休。

“无知!”

司徒静目光如电扫来,郭若非顿时如坠冰窟,冷汗浸透衣衫。

“半点挫折都受不得,好大喜功,虚荣心作祟。这篇诗文,哪一句与你本心相符?”

司徒静语气冷凝,“这不是诗词创作,你且回去修心十年再来。”

这番话如当头棒喝,郭若非呆立当场,双目失神,仿佛魂魄都被抽离。

此刻他终于明白被踏雪书院拒绝的缘由,惨笑一声,踉跄离去。

那背影,再无半点方才的傲气。

......

...

目睹郭若非的下场,在场考生无不噤若寒蝉,场中气氛愈发凝重。

随后的考核中,竟有三成之人未能引动道碑共鸣,黯然离场。

“卢伟,三分文气!”

监考儒生望着道碑前升腾的淡黄色文气,提笔记下成绩。

“可以!”

名为卢伟的青年咧嘴一笑,对这个结果颇为满意。毕竟多数人仅能获得一两分文气,他已胜出不少。

正当他暗自得意之际,一道璀璨光芒骤然爆发,刺得他双目流泪不止。

唰——

只见道碑紫光大盛,文气如龙冲霄,庆云翻涌间瑞气千条垂落,气象无比惊人。

「人嘲我辈太疏狂,我哂人间醉梦长。不见六朝金粉地,唯余野雀啄残阳。」

众人不约而同望向唐伯舟挺拔的身影,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文人相轻本是常态,但这篇雄文一出,众人竟连争胜之心都生不出,差距之大犹如天堑。

“好!虽化用前人词句,却直抒胸臆,确实傲骨铮铮。”司徒静颔首赞许,语气中罕见地带着几分激赏。

“很少见师长如此认可一个人。”

在场儒生暗自感叹,却无人提出异议——唐伯舟确实配得上这份赞誉。

“唐伯舟,三尺文气!”

宣告一出,满座哗然。不愧是文状元的热门人选,这般实力令人心服口服。

......

唐伯舟神色淡然,眉宇间波澜不惊,似乎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

他缓缓闭目,静待最终结果公布,对他人表现毫不在意。这并非傲慢,而是源自绝对的自信,这里不可能有他的对手。

‘不骄不躁,很不错。’司徒静见状,心中愈发赞许。

忽然,他似有所感,目光转向台下。

这时绝大多数人已经完成了文章,只剩下零星几人还在冥思苦想。

沈云却始终静立不动,仿佛陷入了某种玄奥的困境,气息沉凝如渊,连周围的空气都为之凝固。

“认知障!”

司徒静眉头紧锁,看出了沈云所处的状态。

这是修行者在参悟大道时遇到的致命障碍,对过往一切认知产生了怀疑,陷入了一种极其危险的悟道绝境。

“他....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难题。”司徒静心中暗惊。

相传唯有佛门大贤、道门大尊这等绝顶存在,在参悟至高玄机时,才会遭遇如此劫难。

这等境地,他也是从白鹿书院的古老典籍中才略知一二。

场中其他人却浑然不觉,只当沈云是保全天骄脸面,实际早已放弃。

.....

就在司徒静准备施展浩然正气,护住沈云性命之际——

风,一阵清风忽然拂入院落。

参天的文心古树轻轻摇曳,枯黄的老枝竟抽出了嫩绿新芽。

一股玄之又玄得波动荡漾开来,七十二道古碑齐齐震颤。

唰——!

浩瀚文气自九天垂落,化作一道九尺九寸的赤色仙光。

“怎么回事!?”

众人头脑发懵,眼见这惊天变故,循着波动源头望去。

只见沈云终于落笔,笔锋朴实无华,就像他写下的文字那般大巧无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众人不自觉地默念着这句《周易》中的传世经典,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

下一刻,一道至阳至刚得浩瀚真气升腾而起,环绕沈云流转不息。

霎时间,院中百花齐放,草木葱茏,一派欣欣向荣。

司徒静瞳孔剧震,仿佛见到了最不可思议的奇迹,轻声呢喃:“这竟是.....浩然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