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亚历山大!!(1 / 2)

“dan!又是一记扣篮!雷霆队!!又一次防守反击后的暴扣!还t是个罚球线的滑翔暴扣!!!”

“虽然是发生在快攻反击之中,但这种实战里的罚球线扣篮,还是太令人震撼!!太不可思议了!!”

“看来刚刚布鲁克林叫出的暂停,并没有能够帮助他们稳住节奏啊。甚至在重新回到球场上后,他们也依旧没能打开进攻,反而还让雷霆连续打了两波反击回来,这就很伤了!”

“不知道阿特金森会不会考虑,再叫出一个暂停?还是静观其变,选择靠球员自己的调整能力来应对呢?”

.......

阿特金森的选择是,让球员自己来,决定这场比赛的走向。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支球队里的三个核心有多强了。

虽然可能都没有对面的陈熙强,但是肯定也还不至于,上来就被打成这样。

更多的问题,还是出在球员自身的状态上,这是战术无法弥补的东西。

杜兰特和乔治在今晚的投射手感明显都有些一般,而哈登在比赛的初段,显然也还是更加倾向于帮助队友去寻找状态,而非自己持球强攻。

这才是篮网进攻没能完全打开的原因。

至于防守…….这个是真没办法。

这几个回合,雷霆的攻势,也不是什么战术上的压制,纯粹就是陈熙的个人能力太过夸张。

单节比赛堪堪过半,个人得分已经奔着20分去了,这谁能限制的了?!

事实上,在刚刚的暂停中,阿特金森就已经强调过,要防守人酌情选择提前包夹陈熙,逼迫他出球,逼迫雷霆换一个人来操刀进攻。

但奈何回来后的篮网,连续两次进攻都没打成,让人追着干了两次防守反击。

威少和陈熙的推进速度又那么快,在着急回防的情况下,他们哪还来得及考虑,要不要提前包夹陈熙。

况且,这种转换进攻,他们就算是想包夹,也不见得追得上陈熙......

好在,雷霆显然不可能一直打快,且比赛也才刚刚开始。

虽然落后了不少分,但篮网总归还是有着充裕的调整时间的。

只是,有调整的时间,但调整也着实是花费了不少时间......

当篮网开始增加上线的夹击,逼迫陈熙出球后,雷霆的进攻效率,也确实下来了一小节,同时进攻端,他们也在哈登的梳理下,逐渐找回了自己的节奏。

只不过,输掉的分,毕竟还是已经输掉了。

当首节比赛的十二分钟走完时,雷霆队已然是以38比26的比分,取得了足足12分的领先优势。

跃至两位数的分差,对于布鲁克林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友好的。

而对于雷霆来说。

“基操勿六~~~”

毕竟,在他们的眼中,像是这种,陈熙手感火热且进攻欲望强盛的夜晚,全队单节38分,也不过是平平无奇的数据罢了。

毕竟单是陈熙自己一人,就已经单节砍下了19分2板2助的数据了......

————

首节的比赛结束后没多久,很快次节的比赛也开打了。

如果说,首节仗着有手感火热的陈熙在,雷霆能够压着篮网打,算是情理之中的话。

那么次节,亚历山大单枪匹马,在4分钟内狂砍11分的神奇表现,就绝对是在篮网队的意料之外了。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在这个篮球殿堂的最高舞台上。

最先成为x因素的球员,居然是雷霆队内,一名年仅24岁的替补球员。

虽然亚历山大在首节末就有登场,但是仅仅出战2分钟的他,并没有任何突出的表现。

毕竟当时陈熙还在场上,没有太多球权可以分的情况下,sga也是毫无数据进账。

但是不成想,比赛一进入到次节,这个潜力出众的年轻人,立马就展现出了极强的砍分能力。

短短4分钟,4投3中,三分球2中1,罚球4中4,连得11分,带队轰出13比6的攻击波,帮助雷霆一举将分差拉开到了18分。

他那颇有三分陈熙风格的突破以及中投,效率同样奇高无比。

同时,还让篮网队的球迷们,倍感恶心的是,他在次节比赛,犯规尚未到数的情况下,还生生连续造了阿尔德里奇的两个投篮犯规。

这不但让雷霆多收获了4分球,还让篮网队重要的替补中锋,早早的就遭遇到了犯规麻烦。

以至于一时间,甚至已经有主场的球迷,开始嘘起了裁判,并高喊着“黑哨”的口号,以示不满。

而在面对到这种质疑声的时候,那些蹲守在屏幕外的雷霆队球迷们,此时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家人们谁懂啊?!贼喊捉贼啦!!”

“对面队伍里,站着哈登!站着杜兰特!现在他们说我们吃哨子红利,说我们罚球多?!这找谁说理去啊?!”

“简直岂有此理!欺人太甚!!”

......

当然了,场外的风波和舆论,显然是卷不到场内来的。

对于客场作战的雷霆来说,这漫天的嘘声,早已成为了他们工作里的一部分。

谁去客场打球没这待遇?

习惯就好~~

而回到比赛中。

当四分钟的时间过去,篮网队的落后分差,已经来到了将近20分。

糟糕的局面,让阿特金森眉头紧皱,然后火速叫出暂停,换上几个核心首发,以求力挽狂澜。

而反观雷霆这边。

多诺万倒是老神在在的坐在板凳席上,完全没有要着急换人的意思。

坐拥着巨大的优势,他自然是要拉长轮换,以求给到核心,更多的上场时间的,同时也是给轮换球员们,一定的表现机会。

至于能否抓得住,那就得看他们自己的了......

————

事实是,确实有年轻人,能够在这种时段里,抓住机会,然后向上再进一步。

亚历山大和加福德,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