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同样,内线都有一个大闸型的防守球员镇守,但是米切尔的内线进攻就轻松的被浓眉限制住了。
陈熙却可以靠着投射以及外线的点名,反其道而行。
甚至还能专门去找狗贝的麻烦,用挡拆去将狗贝调出来后,外线单挑点名强吃。
归根结底,还是技术特点上的不同。
陈熙虽然有一个篮下终结的金徽章,但是他受限于属性的问题,其实在进攻中,篮下出手的占比是很低的。
无球跑位时,基本都是三分出手。
个人单打时,则是中投与近框的抛投,提供了不少产量。
反倒是更矮的米切尔,更倾向于往内线突破,用速度与力量,去完成篮下终结。
或者说,还只是二年级的米球,外线的投射并不稳定,他还在半路上,距离进化到完全体,还有不少的路要走。(连去年的米切尔,感觉都还在进步,去年的组织水平抬升了不少我记得)
第二节的比赛,爵士在施耐德的调节下,又组织起了几波反击浪潮。
米切尔开始频繁的找戈贝尔挡拆,靠着狗贝结实的身板,来制造进攻空间。
要么就是点名麦基,外线投射完成终结。
刚好进入第二节以后,米球的三分手感居然还起来了。
叮咣一顿扔。
硬生生把比分给追了回来。
甚至到了第三节,爵士都还稳住了分差。
替补席上的科沃尔站了出来。
三分线外7投5中,硬生生顶着陈熙的火力,帮助球队咬住了分差。
但是当比赛进入到第四节后,就不一样了。
陈熙与戴维斯的配合,中线挡拆,一路直杀,五分钟内打崩了爵士。
在四号位的浓眉,就是个对位怪物,面对爵士的四号位,予取予求。
直到戈贝尔不得不换防到浓眉面前时,效率才略有下滑。
但是这种情况下,浓眉只需要往外面一拉。
爵士的护框就被废了。
然后就是亚历山大、格兰特、麦基,三人组疯狂的内线突击。
加上陈熙连续的两个错位点名,三分命中。
一举将分差拉到了15分。
再之后,施耐德就投子认负了。
五上五下,换上替补阵容。
爵士的竞争力,还是不太够,米切尔在成熟度上,差点意思。
戈贝尔虽然防守很好,但是也有着不小的局限性。
加上射手群,除了科沃尔之外,其他人的状态也都一般。
这种情况下,输给雷霆,是他勉强可以接受的。
今年爵士的目标,也只是期望挺进次轮而已。
雷霆最终121比110,再次收获了一场胜利。
陈熙全场22投14中,得到35分3板7助的数据。
戴维斯则是16投10中,得到26分13板。
双核继续带队,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