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核查组的工作在一种表面平静、内里紧绷的氛围中推进。王副处长像影子一样跟着,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观察记录”,但方文谦布下的“程序铁壁”让他难以找到实质性的突破口。他试图接触核心财务数据的原始凭证,被会计师以“行业规范”婉拒;他想旁听对“锐进资本”关键人物的非公开访谈,又被律师以“保护客户隐私和商业机密”为由请出会议室。
几天下来,王副处长除了积累了一堆不痛不痒的流程记录,几乎一无所获。他明显焦躁起来,打电话向李政汇报时的语气也带上了几分无奈:“李书记,他们防备得很严,所有动作都在规则内,我们的人……插不进去。”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李政听不出情绪的声音:“知道了。既然是规则内的游戏,那就按规则玩。盯着他们的节奏,不要急。”
李政确实不急。他还有后手。就在核查组工作按部就班进行时,一场针对“炎黄精材”的风暴,毫无征兆地降临了。
一篇题为《“明星科技企业”还是“资本画饼”?起底炎黄精材巨额融资背后的疑云》的长文,突然在几个颇具影响力的财经自媒体和网络论坛上发酵。文章看似客观,实则刀刀见血:
·质疑技术真实性:引用所谓“业内匿名专家”观点,怀疑其实验室数据“过于完美”,质疑其关键工艺“能否实现规模化量产”。
·夸大资金困境:渲染“炎黄精材”资金链即将断裂,创始人团队“急于套现”,暗示其寻求政府基金投资是“找接盘侠”。
·影射利益输送:含沙射影地提及“锐进资本”与“炎黄精材”创始人存在“不明不白的校友关系”,暗示未来基金的投资可能是一场“利益勾连”。
·煽动公众情绪:将高科技投资固有的高风险,偷换概念为“拿纳税人的钱打水漂”,呼吁“加强监管,警惕国资流失”。
这篇文章文笔老辣,极具煽动性,瞬间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不明真相的网民开始跟风质疑,甚至有人直接@了省纪委和审计部门的官方账号。
“省长!您看这个!”方文谦几乎是冲进秦宇轩的办公室,将平板电脑上的文章界面递到他面前,脸色铁青,“这是有预谋的抹黑!选择的时机太毒了!”
秦宇轩快速浏览着文章,眼神越来越冷。他料到对方会有动作,但没想到手段如此下作,直接利用舆论施压,试图用污水泼脏项目,从而影响甚至逼停核查与投资进程。
“慌什么?”秦宇轩放下平板,声音沉稳,但熟悉他的人能听出那平静下的怒意,“烈火才能验真金。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炎黄精材’和‘锐进资本’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证明了我们的方向是对的!”
他立刻做出部署:
1.官方回应:责令省科技厅、工信厅联合以权威口径,尽快发布官方声明,基于已有的专家论证和实验室数据,正面回应技术质疑,强调项目的战略价值和已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2.法律手段:建议“炎黄精材”和“锐进资本”立即准备材料,对发布不实信息、构成诽谤的自媒体平台提起法律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以正视听。
3.稳定内部:让方文谦立刻联系“炎黄精材”创始人团队,传达省政府的明确支持态度,稳住军心,防止团队在舆论压力下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