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帮忙……你把家里照顾好,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这就是最大的帮助。另外,”他看着她,“如果你觉得闷,可以多出去走走,和信得过的朋友聚聚,或者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不要把自己困在愧疚和担忧里。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向前看。”
这番话,像温暖的泉水,缓缓流入苏晓棠干涸的心田。她用力点了点头,泪水终于滑落,但这一次,不再是纯粹的悲伤,更多是释然和被理解的感动。她知道,丈夫没有怪她,这个家,依然是他们共同的堡垒。
也就在这个夜晚,在京城某处隐秘的私人会所内,一场对话正在进行。
与秦宇轩在省委常委会上有过交锋的常务副省长李政,正与一位气度不凡、年纪稍长的男子对坐品茗。若有资深政经人士在场,必能认出,这位年长男子乃是某大型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掌门人,吴永辉。其人际网络盘根错节,能量深不可测。
“吴总,秦省长如今在陕东,可是风头正劲啊。”李政抿了一口茶,语气平淡,听不出褒贬。
吴永辉微微一笑,眼神深邃:“年轻人,有锐气是好事。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推动的那个什么数字经济条例,手伸得可不短,很多传统的利益格局都要被打破了。”
李政不动声色:“改革总是要触动利益的。只是,步子太大,容易失衡。尤其是金融和数据领域,敏感得很,牵一发而动全身。”
“是啊,”吴永辉意味深长地看着李政,“陕东是能源和工业大省,根基在于实体。数字经济固然重要,但不能本末倒置。李省长在陕东经营多年,深知省情,关键时刻,还是要把握好方向,不能让某些人为了个人政绩,坏了大局稳定。”
两人话语间机锋暗藏,没有明确的合谋,却彼此心照不宣地交换了对秦宇轩激进改革路线的担忧,以及对“大局稳定”(实则是现有利益格局)的维护之意。李政需要借助吴永辉这样具有深厚背景的人物,来制衡秦宇轩日益膨胀的影响力;而吴永辉,则需要李政这样的本地实力派,来确保自己在陕东的巨大利益不受新兴力量的冲击。
一场新的暗流,开始在更深的层面涌动。
第二天,秦宇轩收到了一份来自北京的内部参考资料,其中隐晦地提到了近期某些省份在推动新兴产业政策时,出现了“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苗头,提醒各地要“稳中求进,尊重客观规律”。
看着这份材料,秦宇轩目光沉静。他明白,这不仅仅是工作提醒,更是一种来自更高层面的、含蓄的敲打。他的改革,已经引起了某些方面的注意,甚至是警惕。
家国的天平,权力的棋局,内心的坚持……所有的线条都交织在一起。
秦宇轩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片生机勃勃又暗藏漩涡的土地。他的眼神依旧坚定,如同经过淬火的精钢,寒光内敛,却愈发坚韧。
他知道,与苏晓棠的关系需要时间和行动去慢慢修复温暖;而与那些看不见的对手的博弈,才刚刚进入中盘。下一着棋,该如何落下,才能既推进改革,又化解潜在的阻力?
挑战,从未止息。传奇,仍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