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领导干部大会,气氛庄重而微妙。台下坐着的是三秦大地的各级主官,他们的目光聚焦在新任班长身上,揣摩着新棋局的开端。
秦宇轩没有客套寒暄,讲话直指核心。
“同志们,”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回荡在会场,“过去几年,我们齐心协力,啃下了一些硬骨头,比如陕重集团的重组重生。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发展考题。”
他身后的巨幅电子屏切换画面,显示出全省经济结构分析图。
“我们的经济,‘家底’还是偏重。能源化工、传统装备制造占了太大比重,新兴产业‘星星多,月亮少’,没有形成集群优势。更关键的是,像陕重这样的企业,即便内部管理理顺了,却依然被核心零部件‘卡着脖子’!这不只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这是我们整个省产业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
他点击遥控,画面切换到一份醒目的红头文件——《关于实施“强基铸链”工程,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解决之道,就在这里!”秦宇轩目光扫过全场,“‘强基铸链’!强的是工业‘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铸的是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从品牌营销到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韧性!”
他详细阐述了“强基铸链”工程的初步构想:集中力量,在省内有基础、有潜力的细分领域,比如高端液压件、特种金属材料、工业软件等,选择一批“链主”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组建若干创新联合体,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这不是撒胡椒面,而是要重点突破!”秦宇轩语气坚决,“省里将设立专项引导基金,改革科技经费使用方式,推行‘揭榜挂帅’制度,谁有能力谁就上!同时,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但有一点,所有投入必须见到实效,绝不允许‘撒了钱、听个响’!”
会场内鸦雀无声,不少人暗自心惊。新书记的出手,比预想的更凌厉,直接指向了产业发展的最深层次矛盾,这需要动用的资源和触及的利益,远比处理一个陕重集团要复杂得多。
点将周亦菲。散会后,秦宇轩将周亦菲留了下来。在办公室,他开门见山:
“亦菲,‘强基铸链’是下一阶段全省经济工作的牛鼻子。这件事,头绪多、难度大、牵涉广,需要一个既懂经济、熟悉企业,又有闯劲、能协调的人来牵头抓总。”
周亦菲心中一动,隐约感觉到了什么。
秦宇轩看着她:“省里准备成立‘强基铸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工信厅。我考虑,由你来担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兼任工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推进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