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重组深化,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开始浮现。
华远注资后,计划引进一条国际领先的自动化生产线,这将极大提升效率,但也意味着原本需要三百个工人的岗位,现在只需要五十个熟练掌握自动化技术的工人。
尽管有“新动能培训基金”和转岗承诺,但并非所有工人都能顺利转型。一批年龄偏大、学习能力跟不上的老工人,面临着转岗到辅助岗位甚至内退的现实。虽然生活有保障,但心理上的落差和“被淘汰”的感觉,让一些人充满了焦虑和失落。
与此同时,新的薪酬体系拉大了收入差距。掌握新技术的青年骨干收入翻番,而留在传统岗位的职工收入增长缓慢。厂区里,昔日那种“大锅饭”时代相对均质的氛围被打破,羡慕、嫉妒甚至些许对立的情绪在暗流涌动。
老劳模张师傅找到秦宇轩,话语里充满了担忧:“省长,厂子是活了,可这人心,好像有点散了。年轻人挣大钱,我们老家伙替他们高兴,可这心里头,有时候也不是个滋味儿……”
秦宇轩握着张师傅布满老茧的手,心情沉重。他意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平衡,效率与稳定的兼顾,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必须直面的大考。他指示周亦菲和工会,立即研究制定针对老职工、困难职工的家庭关怀计划、技能微培训计划,并在厂区内组织“新老结对·传帮带”活动,让老职工的经验和尊严在新体系中找到位置,增强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暗处的窥伺
钱胜利虽然倒台,但其经营多年的关系网并未完全清除干净。一些残余势力转入地下,如同冬眠的毒蛇,在暗中窥伺,等待着反扑的机会。
他们不敢再在明面上对抗改革,却利用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网络上散布放大负面情绪的言论,挑拨离间,将个别员工的转岗困难渲染成“华远清洗老员工”,将正常的收入差距解读为“资本剥削”,试图从内部瓦解改革的共识。
一场围绕“人心”的、更加隐蔽的争夺战,已然拉开序幕。
秦宇轩的思考
深夜,秦宇轩在办公室里翻阅着职工思想动态的汇报材料,眉头紧锁。周亦菲端着一杯热茶进来。
“省长,还在为厂里的事烦心?”
秦宇轩接过茶杯,叹了口气:“亦菲,你看,我们打破了旧的世界,但建设一个新的、更好的世界,远比破坏要艰难得多。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是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阵痛,是价值观的碰撞。这需要我们更有智慧,更有耐心,工作更要精细。”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浪漫史诗,而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的艰苦长征。我们现在,正走在长征中最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那段路上。”
春寒料峭,但秦岭山巅的积雪,已在悄然消融。融化后的雪水,将汇入溪流,滋养出更加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