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评审团打分结果的密封袋,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相关各方的心中都激起了层层涟漪。虽然最终决策权在省委省政府,但这份来自两万陕重职工“心声”的量化表达,其政治分量和舆论影响力,无人敢小觑。
暗夜密谋
钱胜利的宅邸书房,烟雾缭绕。东风机械的王天宏再也维持不住白天的从容,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
“钱叔,职工团那边反馈过来的风声不太妙啊……几个原本有点摇摆的老师傅,听完华远的陈述后态度都变了。那个女副总裁,太会抓人心了!”
钱胜利慢悠悠地品着茶,眼皮都没抬:“慌什么?职工打分只占百分之三十,专家评审和综合评估还在我们手里。刘副书记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专家评审组的名单,我们的人占多数。”
他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况且,真正的底牌,还没打出来呢。”
王天宏精神一振:“您是说……”
“华远在越南那个项目,当年用的是国内银行的贷款担保,虽然最后摆平了,但程序上不是没有瑕疵。我已经让人把当年的部分内部备忘录‘泄露’给了一位关系好的财经记者。明天,最晚后天,就会有重磅报道出来。”钱胜利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弧度,“标题我都替他想好了——《国资出海暗礁:华远重工越南项目担保谜云》。”
“高!实在是高!”王天宏拍案叫绝,“到时候,就算他们技术再好,背上国资流失的嫌疑,省里谁敢拍这个板?”
“记住,到了这个层面,技术细节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政治正确,是安全稳妥。”钱胜利靠在椅背上,志在必得。
数据的重量
与此同时,秦宇轩的办公室灯火通明。周亦菲将一份刚刚整理好的对比分析报告放在他桌上。
“省长,这是根据今天陈述和现有资料,做的三家重点企业方案核心指标对比。”周亦菲指着图表,“东风机械的‘零裁员’承诺,建立在未来五年依靠‘自然减员’削减至少三千个岗位的模型上,且对新生产线投资和技术升级的规划含糊,预估产能提升有限。而华远重工,虽然转岗培训压力大,但其新能源生产线落成后,预计能创造超过五千个新增高端岗位,长期看,对职工和地区经济更有利。”
秦宇轩仔细看着数据,目光锐利:“职工评审团的打分明细出来了吗?”
“还没有,密封在纪检组手里。但根据我们现场观察和会后的非正式沟通,华远的支持率应该不低,尤其是中青年技术骨干群体。”周亦菲顿了顿,语气略显凝重,“不过,刚刚收到消息,有财经媒体在私下打听华远越南项目的事情,看来对方要在这方面做文章了。”
秦宇轩并不意外:“意料之中。把我们掌握的关于华远越南项目所有合规性审查文件准备好,尤其是当年省商务厅、发改委的批复文件,以及后续审计部门的结论。要反击,就必须用最权威、最完整的事实。”
他站起身,走到省地图前,目光落在标注着陕重集团所在区域的位置上。“这是一场硬仗,不仅仅是为陕重找一条生路,更是要为全省的国企改革立一个标杆。是选择看似平稳、实则停滞的保守疗法,还是选择虽有阵痛、却充满希望的革新之路?”
常委会上的交锋
第二天下午,省委小会议室,关于陕重集团重组方案的专题常委会如期召开。气氛从一开始就透着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