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寒门的仕途传奇 > 第138章 基层行:首站红星乡

第138章 基层行:首站红星乡(2 / 2)

“孙工明天把产销平台资料给张厂长对接。”秦宇轩提笔记录,“省里正搭产销对接网络,咱们帮着牵线,看看能不能联系些南方采购商。1988年放宽了经营范围,你们也可以试试拓展本地服装加工订单,多条腿走路。”

张茂林眼睛亮起来,紧紧握住秦宇轩的手:“那可太谢谢了!能解决销路,我再招五个人,响应国家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号召!”

离开红星纺织厂,三人步行至为民纺织厂。这家私营小厂院墙斑驳,只有四台老旧机器在运转。厂长王大海迎出来,眼神里带着戒备:“各位是来检查的?我们没违规,也没欠工资,就是规模小了点。”

“王厂长误会了。”秦宇轩递过一支烟,语气平和,“来了解政策落实情况,1987年以来的税收减免、专项贷款,你们享受到了吗?听说去年技改补贴没申请上?”

王大海接过烟,叹了口气:“申请了没通过,说规模不够。可我们也想换设备啊!从没听说过什么小额扶持资金,‘免三减二’也没人跟我们讲流程,老机器织的布没人要,订单越来越少,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

赵科连忙拿出政策手册:“王厂长,你看,省里有乡镇企业小额扶持资金,流程比技改补贴简单,不用看规模,够买台小型新设备了;还有‘免三减二’政策,新办企业能免三年所得税,你们符合条件的。”

王大海捧着手册翻得飞快,眉头拧成结又慢慢松开,眼眶有些发红:“要是早知道这些政策,我们也不至于这么难!没人上门讲,文件也没看到过,真是谢谢你们了!”

“这就是我们来的意义。”秦宇轩语气诚恳,“1988年宪法都给私营经济正名了,政策得传到位、落到底才行。咱们今天就帮你梳理申请流程,后续让乡干部上门指导,不能让好政策卡在‘最后一公里’。”

傍晚时分,三人回到宿舍。食堂的饭菜简单却热乎,糙米饭配着炒青菜和炖豆腐,三人吃得很香。饭后,秦宇轩召集两人围坐在小桌旁,翻开《乡镇企业扶持政策汇编》。

“今天俩厂,问题很典型。”他指着手册上的政策条文,“获补的‘产得出、销不出’,没吃透1988年放宽经营的政策;未获补的‘不知政策、难转型’,暴露了基层宣传‘重转发、轻落地’的问题。明天再走三家,重点查‘星期六工程师’政策落实情况,看看企业技术人才缺口到底多大。”

“我明天对接张厂长,顺带问问其他乡镇企业的销路困局,看看能不能整合资源建个本地产销群。”孙工说。

赵科也点头:“我去乡信用社,查小额扶持资金的发放记录,看看还有多少企业没享受到政策红利。”

夜色渐浓,乡镇的夜晚静得能听见虫鸣。秦宇轩躺在床上,翻看白天的记录,笔尖在“政策宣传断层”“外销渠道狭窄”“技术人才短缺”上轻轻圈点,旁边标注着1987、1988年的相关政策条文。

秦宇轩望着窗外的星子。1987年开始,国家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空前,从政治定调、法律保障到经济措施,层层递进,可基层执行中仍有堵点。虽只一天,却更让他明白,调研不仅要“找问题”,更要“搭桥梁”——把国家的好政策,真正送到需要的企业手里。两个月的调研路刚起步,他必须抓紧每一刻,不辜负这份嘱托,也不辜负时代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