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一片因归墟之瞳力量残留而海水枯寂、法则死沉的区域,混沌意韵引动一丝微弱的轮回真意,如同投入死水的活源,开始重新激活那里的水元循环与生机法则……
他的修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以一种可持续的、顺应世界本身规律的方式进行。他更像是在“引导”和“加速”世界的自愈,而非强行“覆盖”。
而随着他对两界法则网络的梳理与修复,一种奇妙的反馈也开始产生。
那些被修复的区域,其稳定下来的法则脉络,开始自发地产生一种更加精纯、更加贴近本源的“秩序之力”,这种力量如同溪流汇入江河,反过来滋养着他的混沌本源。同时,那些区域的生灵,在感受到环境改善、危机解除后,所产生的更加纯净、更加坚定的希望与感激信念,也跨越虚空汇聚而来,融入他胸膛那混沌漩涡之中,让那创世薪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修复世界,亦是在滋养自身。
这是一种良性的、相互促进的循环。
然而,这张“织锦”上最大、最棘手的那块“疤痕”——极西之地,他并未立刻动手。
那里的情况过于复杂。不仅是简单的法则崩坏,更涉及到“归零”力量的残留、空间的彻底虚无化、以及可能与某些更深层虚空连接的隐患。冒然进行大规模修复,可能会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
他需要更充足的准备,以及对那片区域进行更深入的“诊断”。
就在他专注于梳理两界法则经纬之时,那些潜藏在纪元阴影下的古老存在,也并未沉默。
葬古雪原深处,那“收藏家”的意志,在林守心展现出如此精妙绝伦的法则修复能力后,其“兴趣”似乎更加浓厚了。一股更加凝练、更加隐蔽的“探究”意念,如同冰冷的触须,再次尝试穿透空间,向着昆仑山蔓延而来,试图更近距离地“分析”林守心修复法则时散发的独特波动。
与此同时,那些弥漫在法则间隙中的、属于“织网者”的信息网络,也变得更加活跃。它们忠实地记录着林守心每一次法则干预的细节,记录着两界织锦被修复的过程,仿佛在编纂一部关于“神钥之主”与其时代的宏大史书。
林守心对于这些“注视”与“记录”,并未排斥,也未过多回应。他只是平静地继续着自己的“织锦”工作。
当“收藏家”的探究意念试图过于靠近时,他会自然地引动一丝混沌意韵,在其周围形成一道无形的“信息静默区”,让其无功而返。
当“织网者”的网络记录到某些关键节点时,他也会偶尔传递过去一丝经过筛选的、关于混沌理解的法则意韵,作为“信息交换”。
他像是在下一盘大棋,而棋盘,便是这整个新生纪元。修复世界是布局,应对这些古老存在,亦是布局的一部分。
时间在无声的修复与无形的交锋中缓缓流逝。
当林守心初步完成了对玄界主要创伤区域的法则梳理,将目光再次投向那片死寂的极西之地时,他胸膛处的混沌漩涡,因吸收了大量的秩序反馈与信念之力,已然变得更加深邃、磅礴。
他缓缓抬起混沌之瞳,望向那片象征着过去终极之战、也蕴含着未来未知风险的绝对虚无。
是时候,去面对这最后的、也是最艰难的“织锦”工程了。
而他知道,当他真正开始动手修复极西之地时,所惊动的,恐怕就不仅仅是“收藏家”和“织网者”了。
混沌纪元的帷幕,在他无声的织补中,正缓缓拉开更为波澜壮阔的一页。
---
(第110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