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天机仪刺耳的警报声与极西之地传来的异常波动,如同两盆冰水,瞬间浇熄了同盟内部因林守心力量初成而升腾起的振奋热潮。危机并未解除,反而因这新生的“神钥之主”的出现,变得更加尖锐和急迫。
“它们能追踪守心的本源波动!”太白金星脸色铁青,立刻下令,“立刻启动‘周天星幕’!隔绝昆仑山一切能量外泄,干扰外界探测!”
一道道清蒙的星辉自昆仑山各处阵基升起,交织成一张巨大的、不断变幻星辰轨迹的光网,将整个山脉笼罩其中。这是同盟最高级别的信息屏蔽阵法,旨在混淆天机,隔绝一切形式的窥探与追踪。
然而,众人心中都清楚,这恐怕只是权宜之计。那终末意志既然能隔着无尽虚空精准地捕捉到林守心初次演练力量时散发的独特波动,其感知能力必然诡异莫测,星幕能否长期有效,还是未知之数。
“我们必须加快‘双界轮转大阵’的修复与强化!”梵衍那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同时,守心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彻底掌握并收敛自身的力量波动,直至能做到‘神物自晦’,返璞归真。”
接下来的日子,昆仑山进入了一种外松内紧的极致备战状态。对外,星幕笼罩,巡逻加倍,营造出一种固守待援的假象;对内,所有资源向两处倾斜:一是加速修复并强化双界轮转大阵,二是倾尽全力辅助林守心熟悉力量。
林守心不再于试法界进行大规模的能力演练,那里能量波动太过剧烈,容易外泄。他的“课堂”,被转移到了“初心苑”那被拓展的独立小天地深处,这里被太白金星与梵衍那联手布下了更强的隔绝结界。
他的修行重点,也从展现力量的“放”,转向了掌控力量的“收”,以及更深层次地理解自身混沌本源的“质”。
在两位师尊的引导下,他开始尝试进行一种更加精微、也更加困难的修炼——内景衍道。
他盘膝静坐,心神彻底沉入体内那浩瀚的混沌本源之海。这一次,他不再去引导力量外显,而是以自身意志为笔,在这片本源之海中,进行微观层面的“创造”与“界定”。
他意念微动,本源之海中便有一小簇能量被分离出来,在他的“界定”下,演化出一片微缩的“山河社稷”,其中有山有水,有草木虚影,甚至模拟出微弱的四季轮转、生灵繁衍。这并非幻象,而是他以自身本源,暂时赋予了这一小簇能量相应的“法则概念”,使其在微观层面形成了一个真实的、短暂的“小世界”。
随即,他意念再转,引动一丝轮回真意。那“小世界”中的时间流速骤然加快,草木枯荣,山河变迁,生灵诞生又消亡……他在观察,在体会这创造与毁灭、诞生与终结的循环过程,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法则韵律。
有时,他也会模拟出极其微弱的“寂灭侵蚀”,观察自己的混沌本源是如何本能地将其同化、吸收,转化为自身养分。他试图理解这其中的机制,寻找更高效、更具针对性的净化方式。
这种“内景衍道”对心神的消耗极大,远胜于外在的能量轰击。每一次成功的衍化与解析,都让他对自身力量的本质理解更深一层,对那混沌本源的掌控也越发精细入微。他周身那不自觉散发的、引人注目的本源波动,开始以一种缓慢但坚定的速度,向内收敛,逐渐变得晦涩不明,仿佛蒙上了一层混沌的薄纱。
他的眼神也愈发深邃平静,偶尔流转间,竟仿佛有星海生灭、世界轮转的景象一闪而逝。
然而,就在林守心潜心修炼,力量日益精纯内敛之际,极西之地的终末意志,显然并未因暂时的失去目标而放弃。它们采取了更加诡异、也更加令人不安的行动方式。
这一次,不再是针对林守心个人的追踪,而是……扩散性的法则污染与扭曲。
同盟设置在玄界各处的监察点,开始频繁传回报告。在一些偏远地域,出现了小范围的“法则异常区”。
例如,某个山谷中,重力变得混乱无序,石头悬浮空中,溪流倒灌上天。
某个平原上,昼夜交替失去了规律,白昼与黑夜在短短一炷香内随机切换。
某个丛林里,植物的生长周期被极度压缩或拉长,一颗种子可能在片刻间走完一生,也可能停滞在萌芽状态数日不变。
这些异常并非能量风暴导致,而是最根本的世界底层法则被某种力量干扰甚至临时改写了!虽然范围不大,持续时间也不长,往往在数个时辰后便会因世界本身的修正力而逐渐恢复,但其背后代表的含义,却让同盟高层毛骨悚然!
“它们在……‘学习’如何扭曲我们这个世界的法则!”明镜道人看着各地传来的报告,独臂紧握,“它们在以这种小范围的、试探性的方式,熟悉并篡改我们的世界规则!这是在为最终大规模的‘法则覆写’做准备!”
“必须阻止它们!”莎珥长老语气决绝,“若任由其发展,待它们完全熟悉并掌控了扭曲法则的方法,我们整个世界都可能被它们肆意玩弄于股掌之上!”
同盟立刻派出了多支由精通阵法和法则的精英组成的小队,前往各处“法则异常区”进行探查和修复。然而,效果甚微。那些扭曲的法则结构极其诡异,充满了寂灭的混乱逻辑,常规的修复手段难以起效,往往只能等待其自行消散。而派去的小队,有时甚至会遭到隐匿在异常区内的、形态更加难以捉摸的“新生使徒”的偷袭,损失不小。
局势,正在朝着更加不利于同盟的方向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