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我是个厨师。(2 / 2)

“生物的法子?”

王大海和吴建国彻底蒙了,一个厨子,嘴里怎么尽是些他们听不懂的词儿?

“对!”何雨柱越说越兴奋,“你们想,糖稀为啥不好吃?因为它里面不光有能甜的糖,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杂质。

我给你们找个神仙,一种专门的菌种,把它扔进糖稀里,这神仙就只吃杂质,不吃糖!

等它把杂质吃干净了,咱们再一过滤,剩下的,不就是干干净净、清清亮亮的甜味液体了?”

这比喻,简直比评书里的神仙故事还离奇。

王大海张着嘴,半天没合上:“何师傅……您……您这说的是真的?还有这等神仙菌种?”

“有!这玩意儿,学名叫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专一性强得很!我只负责把神仙请来,怎么让它干活,就是你们厂的任务了。这可比搞代糖简单多了,技术门槛低,见效快!”

吴建国脑子里飞速运转,他虽然听不懂什么叫“酶”,但他听懂了见效快三个字。

他激动地问:“何师傅,那……那这法子,得多长时间能见效?”

何雨柱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

“一个月!”

“一个月?!”王大海和吴建国差点跳起来。

“对,一个月!”何雨柱看着他们震惊的表情,心里乐开了花,“我给你们菌种,给你们工艺流程图,你们厂里找个小车间,试试看。

一个月,我保证让你们看到比糖稀纯、比蜂蜜便宜的‘新式糖浆’!”

这已经不是画饼了,这是直接把饼烙好了,端到他们嘴边了!

王大海激动得浑身发抖,一把抓住何雨柱的手:

“何师傅!您……您真是我们厂的活菩萨!只要这事儿能成,我……我代表全厂职工感谢您!”

何雨柱笑着把手抽回来:“王厂长,先别急着谢。这事儿,还得请你们帮个忙。”

“您说!只要我们能办到的,上刀山下火海!”王大海拍着胸脯保证。

“不用那么夸张。”何雨柱摆了摆手,指了指窗外,“我需要你们帮我搞点东西,一些……别人不要的废料。”

“废料?”

“对,比如,甜菜制糖剩下的那种又黏又黑的废糖蜜,还有,玉米加工厂里那些没人要的玉米芯。越多越好。”

王大海和吴建国面面相觑,完全想不通这些废料跟做糖有什么关系。

但他们看着何雨柱那胸有成竹的样子,想都没想就点了头:

“行!没问题!别说是废料,就是真金白银,您要,我们也给您想办法弄来!”

何雨柱笑了。

他知道,有了这些废料,他就可以正式启动那个真正的“代糖”计划了。

用甜菜废糖蜜提取甜菜糖蜜酵母,用玉米芯水解液制备木糖醇……

这些,才是他真正的大招。

而那个“提纯糖稀”的法子,不过是抛出来吸引他们注意力、解决燃眉之急,顺便为真正的代糖项目打前站、练队伍的开胃小菜罢了。

这叫什么?

这叫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还惦记着地里还没种的。

王大海:“何师傅,何工,你这可真是……胸怀宽广,高瞻远瞩啊!”

何雨柱:???

您别这样。

何雨柱连忙把话题拉了回来,他看向王大海:“王厂长,说完了原料,咱们再说说生产线。”

王大海和吴建国对于何雨柱这一波又一波的震惊,已经有点儿麻木了,但王大海还是没忍住,带着哭腔问道:

“何工……您一个搞微生物发酵的,除了能给我们造出糖来,连我们厂里怎么生产糖果都有见解?”

何雨柱一愣:“微生物?这和生产线关系不大。生产线才和我专业是相关的。”

王大海:“那何工您学的是?”

何雨柱道:“我是个厨师。”

此话一出,糖果厂的两个人惊为天人,无话可说。

一个厨师,不仅懂微生物、懂化工、懂农业,连他们厂里那点破事都能看透?这还是人吗?

顾不得他们还在震惊,何雨柱道:

“王厂长,生产线方面,我虽然有点想法,可是不知道你们厂的具体现状,这方面我只能捡着我能想到的一点点说了。”

其实主要是脑子里系统给的那些后世的生产线概念太超前,什么流水线、精益生产、中央控制系统……理论和细节太多了,无论如何,直接说出来都不合适。

因为你不是搞这个的,却对内部的细节了如指掌,这事儿说不清楚,所以只能先捡一点说说,引起他们兴趣就好。

何雨柱问:“王厂长,你们厂现在,一颗糖是怎么做出来的?从投料到包装,得多少人手?”

王大海苦着脸道:“别提了!我们现在是‘人海战术’。

熬糖浆的老师傅凭经验看火候,几个壮劳力负责搅拌、冷却,然后是一排排的女工坐在那儿,手工裹糖、切块、再手工包上糖纸。一条线下来,没有三五十人根本转不动!

效率低不说,卫生还难保证,夏天一出汗,那糖……唉!”

何雨柱点点头,又问:“那就是说,每一道工序之间,都是靠人来传递,靠人来判断?”

“对对对!熬糖的师傅喊一嗓子,说好了,这边就赶紧抬走,那边女工再围上去。”

何雨柱提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说,生产效率完全取决于工人的熟练度和体力?产品质量也全凭老师傅的经验?不同批次、不同班组做出来的糖,味道和品相都不一样,对吧?”

王大海一拍大腿:“何工,你简直是我们厂的活菩萨!你猜得太准了!老师傅要是闹情绪或者生病了,那整条线都得停摆!我们最怕的就是这个,标准化根本无从谈起!”

何雨柱道:“王厂长,有没有想过,把人和工序分开?”

“分开?”

“对,分开。”何雨柱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画了几个方框,用箭头连起来,

“让物料在固定的轨道上流动,让机器去完成搅拌、冷却、成型这些重复性劳动。而人,只负责开机、监控和补充原料。”

王大海没转过弯儿来:“那……那不是更麻烦了?还得造机器?”

何雨柱微笑道:“王厂长,您再想想?”

王大海盯着纸上的简图,脑子里嗡嗡作响。

他仔细想了一会儿,猛地一拍自己的脑门:

“我明白了!人是流动的,会累,会出错。但机器和轨道是固定的,它不会累!

只要设定好,它每一次的动作都一模一样!这样一来……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糖了!标准化!”

何雨柱点点头没说话,让他自己想。